50米逆行与两小时跋涉:贵阳银行人的选择

6月24日,特大洪水袭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城,贵阳银行榕江支行营业厅和办公区被淹。该行客户经理王思婷的家,就在离支行直线距离仅50米的地方。
看着支行方向不断上涨的水位,想到库房、重要空白凭证、信贷档案、办公电脑设备,以及众多客户的资料都面临洪水威胁,王思婷毅然决定回到支行,抢在洪水淹没前,将重要物资和设备转移到安全地带。
“那些资料和设备是支行的命脉,关系到无数客户的利益和灾后重建的资金保障,损失了补办起来太难了,能搬一点是一点!”王思婷说。
电脑主机、打印机、信贷资料……王思婷和同事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断电保障安全,有的负责拆卸关键设备,而她则凭着对支行内部结构和物品存放位置的熟悉,冲向存放重要凭证和客户档案的区域。一箱箱沉甸甸的凭证、一摞摞关乎客户切身利益的档案资料,被她们肩扛手抬,艰难地运往二楼高处,最大程度上保全了支行最核心的资产和客户资料,为灾后迅速恢复金融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就在王思婷和同事们奋力抢救支行物资时,她的“小家”情况急转直下。洪水冲垮了部分院墙,涌入屋内的水流卷走了不少家具、电器和生活用品,初步估计损失达数万元。“匆匆忙忙回去看了一眼,心都碎了。”王思婷的声音有些哽咽,“但行里损失也很大,还有那么多客户等着我们帮助,我不能离开太久。”王思婷擦干眼泪,又立刻返回了支行,投入到更为繁重的灾后清理和重建工作中。
贵阳银行深知灾后金融支持的紧迫性。王思婷所在的榕江支行,在自身受灾严重的情况下,迅速响应上级号召,将工作重心转向支持灾后重建。
王思婷迅速切换回客户经理的角色。她利用对当地情况的熟悉,积极走访了解受灾企业和农户的损失情况及融资需求。网点环境还在清理,她就利用临时办公点或电话沟通;网络信号不稳,车辆无法通行,她就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步行两小时上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她深知,一笔及时的帮扶贷款,可能就是受灾户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救命钱”。
在支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王思婷积极参与并成功发放了灾后首批帮扶贷款三笔,及时将金融活水注入受灾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手中,帮助他们尽快渡过难关、恢复生机,用专业和坚守迅速架起了一座座温暖的“金融桥梁”。(贵阳银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