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松桃:学科知识融入“劳育” 促“五育”协调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鼓励各中小学开辟建设校园劳动实践基地,还利用校外基地和家庭阵地,因地制宜拓展劳动实践平台。同时推进学科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在松桃第七完小劳动实践基地里,该学校数学教师仇志辉正带着2年级2班的同学们为种植的茄子除草。除草之余,仇志辉把同学们集中在一起,巧妙地把眼前的地块作为教学道具,形象生动地为同学们巩固起在课堂里学的数学知识,他说:“同学们我们杂草拔完了,观看一下前面的基地是个什么图形?是一个长方形,是我们数学课上学的知识。”
这个班级其中很多同学来自学校旁边团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数学底子较薄,女同学吴静萱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因此数学成绩有所提升,她感慨:“今天老师带我们来除草,还教了我们图形相关知识,让我们更好认识、理解。”
劳动实践基地不仅可以作为教学道具,还可以作为老师们德育的教学场景。松桃第七完小美术老师张洁带领同学们在基地里采摘辣椒,体验丰收的喜悦,同学们双手拢成小窝,装满辣椒,排队把辣椒放入筐中。采摘辣椒的同时,张洁老师,让同学们发挥美术的想象力,想象自己爸妈在外的工作场景,鼓励同学们要认真学习。
松桃第七完小2年级学生田积文有感而发,他说“这节课老师教我们采摘辣椒很开心,也很辛苦,我想到爸爸妈妈上班也不容易,也很辛苦,我们也要好好学习。”
松桃第七完小构建独具特色的“七环节链条式”劳动教育实践体系,以班级为单位,从翻地环节入手,让学生亲身经历翻地、播种、施肥、除草、收获、加工为手工作品,到最后成果义卖的七个环节,让学生直观感受劳动价值。该校共有1500余名师生,劳动实践基地占地1000余平方米,分为6块土地,平均每学期共可种植出辣椒、稻谷、茄子、向日葵等12种农作物品种。
松桃第七完小副校长陈礼明说,“学校创新构建了以劳育促五育的模式,在这片实践基地中各学科教学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尤其是美术课上的素描、水彩画以田间景致为素材,更加凸显了课堂的生动形象,这种育人模式真正实现了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尚劳的五育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松桃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明确将劳动教育技能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指标。同时组织劳动教育师资培训活动,组织约30名教师到省市参加劳动教育培训。截至目前,该县共建成了1个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研学实践基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近24个校级劳动教育基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覆盖种植实践、手工制作、生活技能等10余个特色领域,为全县近2万名中小学生提供沉浸式劳动实践空间。(杨秀远、戴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