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息烽:两个镇两件事的民生温度

2025年07月03日15:28 |
小字号

每年春天,息烽县西山镇鹿窝村的千亩油菜花肆意绽放,宛如金色的海洋,到此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附近的村民一边售卖农家特色美食,一边期待着每年一届的西望山越野跑挑战赛的到来。

鹿窝镇“金色夏日·枇杷争‘鲜’”活动现场.jpg

鹿窝镇“金色夏日·枇杷争‘鲜’”活动现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4月底5月初,由于强降雨天气频发,导致西望山越野跑赛道多处出现损坏,原计划5月中旬举行的“2025奔跑贵州山地跑系列赛(息烽站)暨第七届西望山越野跑挑战赛”不得不延期。

眼见赛事延期,有村民皱着眉头叹息道:“一碗热腾腾的‘赛事饭’暂时是吃不成了。”

西山镇鹿窝村村民参加水稻插秧.jpg

西山镇鹿窝村村民参加水稻插秧。

村民的叹息,西山镇的党员干部听在耳里、记在心头、写在本子上。“越野跑延期,让群众搭上赛事‘快车’增收的短期计划被搁置了,为了不挫伤群众的积极性,我们镇党委、政府需要找到替代方案,让群众通过其他渠道把计划中的钱赚回来。”西山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黄双惠说,群众增收致富,他们自己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至关重要。

“老百姓要的是收入,那就解决收入问题。”“眼下收油菜要用工,插秧也要用工,我们组织群众务工,同样能带来不错的收入。”“鹿窝村山好水好,发展旅居产业很合适,客人一来,消费也就来了……”暂时吃不成“赛事饭”的问题,就在党员干部群策群力中迎刃而解。

“镇里党员干部比较年轻,很有活力,通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大家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热情更高,遇到困难问题千方百计找到解决的办法。在解决暂时吃不成‘赛事饭’的问题上,我们采取‘长’‘短’结合的方式,短期是通过组织务工的方式赚回计划中的钱,长期是通过发展产业,形成稳定的收入。”黄双惠介绍。

西山镇党委、政府与鹿窝村“两委”紧盯油菜采收和水稻插秧等农事节点,及时对接农业合作社、西望山贡米加工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用工需求。通过微信群等渠道推送用工信息,组织群众参加油菜采收、稻田翻耕、育秧插秧等工作。20余名村民通过油菜采收和水稻插秧等,务工增收了2000至5000元。

西山镇鹿窝村村民参加油菜采收.jpg

西山镇鹿窝村村民参加油菜采收。

与此同时,西山镇党委、政府和鹿窝村“两委”依托西望山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谋划发展乡村避暑旅居产业,在鹿窝村和与之相邻的西山村新打造了6家旅居房,可同时接待游客100余人。旅居房一经推出,便有30多名游客预订,陆续到来的旅居游客,也让村民自己种养的蔬菜瓜果和鸡鸭鹅等成为抢手货。

目前,西山镇正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赛道修复工作,进展顺利,西望山越野跑挑战赛计划将在秋季举行。届时,鹿窝村的千亩稻田一片金黄,谷穗飘香,选手将在金灿灿的稻田间奔跑穿梭,沿途欣赏美景,感受丰收喜悦,释放运动激情。“赛事期间村民售卖农特产品,赛后收割稻谷就近务工,旅居产业也带来可观收入,这就不仅仅是一碗‘赛事饭’了,而是融农文体旅于一体的‘丰盛宴席’。”黄双惠说。

在西山镇解决群众“赛事饭”问题的同时,相邻的鹿窝镇也在认真琢磨群众枇杷的销售问题。

今年入夏以来,息烽县鹿窝镇因阴雨天气导致光照不足,全镇2000多亩枇杷比往年推后了半个月左右成熟,正赶上枇杷大批量上市,错过了初上市的价格黄金期。

作为鹿窝镇发展多年的精品水果产业,枇杷销售效益事关企业和农户的发展信心,影响群众收入。如今,镇里的枇杷正赶上大批量上市,还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卖出好价钱?鹿窝镇的枇杷种植企业和农户心里没底,很是担忧,镇党委、政府对此也感到很棘手。

游客在展台品尝、购买鹿窝镇老窝村枇杷.jpg

游客在展台品尝、购买鹿窝镇老窝村枇杷。

“枇杷是季节性水果,它的销路和价格,成为摆在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当时大家都很着急。”鹿窝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吴琪琪回忆道,镇党委分析研判后决定,把解决枇杷销路和价格的问题,作为检验干部作风转变和为民服务意识的具体行动,“一定要攻克这道难关”。

据吴琪琪介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鹿窝镇结合实际逐步构建了“检心、践行、见效”的学习机制,以“检心”提升思想自觉,以“践行”强化担当作为,以“见效”站稳人民立场。

“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全力扭转枇杷入市时机不占优的现状,让企业和农户实现预期收益,本身就是我们‘检心、践行、见效’,服务群众的具体表现。”吴琪琪说。

为有效解决枇杷销路和价格的问题,4月以来,鹿窝镇的党员干部每周都到枇杷主产区老窝村与村“两委”和企业、农户一起研究销售计划,协助开展产销对接。镇农业中心的干部与老窝村多次召开“坝坝会”,研究枇杷包装设计方案,共同选定能够体现产品品质、符合乡土特色和生态种植理念的包装方案,为枇杷上市销售做准备。

“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了解现状,与企业和农户一起研究供需变化和销售措施,大家逐渐形成了比较清晰系统的思路。”吴琪琪说。

西山镇鹿窝村旅居民宿一角.jpg

西山镇鹿窝村旅居民宿一角。

经过充分的现状分析和市场研判,鹿窝镇决定结合端午节传统民俗活动,围绕枇杷举办文旅活动吸引客户、拓宽销路,重点是把经常到鹿窝露营的游客变成枇杷消费客群。

心里有了谱,定了调,鹿窝镇开始进行一系列精心谋划、组织和宣推。5月29日至30日,以枇杷为主题的“金色夏日·枇杷争‘鲜’”系列活动在鹿窝镇老窝村渔歌广场举行,精彩的民俗表演、乡村音乐会、篮球比赛、垂钓比赛等趣味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到场。鹿窝的枇杷在活动现场成为了抢手货,大卖特卖。

数据显示,从活动举办当日至端午节期间,到鹿窝镇品尝和购买枇杷的游客达到1万余人。游客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发布的游购体验图片和短视频,让鹿窝的枇杷一时成为“网红”水果,活动结束后持续热销,直至售罄。

“从活动筹备、组织实施到后续宣传,我们坚持以‘见效’为目标,一定要帮助群众把枇杷卖出去,卖出好价钱、卖出好收益。比如展台规划,最初计划的是30个,筹备过程中很多种植户表达了参加展销的想法,我们立马进行了调整,增加到50多个,有意愿参展的种植户都有展位。”鹿窝镇党委副书记杜昌浪表示,枇杷销售帮扶实现全覆盖,全镇3000多吨枇杷即熟即销,销售额达3200余万元。

枇杷方售罄,蔬菜迎丰收。杜昌浪说,近日,鹿窝镇瓮舍村次早熟蔬菜种植基地种植的200亩茄子开始上市,采摘用工、运输保障等都需要关注……

“鹿窝镇除了有老窝枇杷、翁舍蔬菜这样适度规模的精品水果、蔬菜产业,还有规模化、标准化的生态鱼养殖产业,也有不少‘小而美、小而精’的其他产业,只要企业有所需、群众有所需,我们就必有所应,必有所为。”杜昌浪说。(图/文 杨学义、杨爽)

(责编:李丽萍、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