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县司法局创新构建“三维教育体系”助推社区矫正提质增效

“社区矫正重塑了我的思想,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这份恩情我会永远铭记!”经过三个月的入矫教育学习后,瓮安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对象刘某某在思想汇报中这样写道。
2024年3月,刘某某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执行一年。初入矫时,刘某某正处于失业困境,对自身犯罪事实的认知偏差也对矫正工作带来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县司法局为其量身定制“法治+心理”矫正方案,并推荐其参加化工技能培训,帮助解决就业难题,还以“公益实践+志愿服务”特色教育引导其投身森林防火、敬老服务等,重塑其正确价值观。
如今,刘某某从“不懂法”到“敬畏法”,从“无业者”到“持证技工”,从“利己心”到“乐奉献”,完成了思想、技能、价值的三重蜕变,以崭新姿态积极融入社会。刘某某的蜕变,是瓮安县司法局创新构建“基础+分类+特色”三维教育体系的生动注脚。
瓮安县司法局着力夯实教育根基,形成“必修+选修+实践”的全链条模式。必修课聚焦法律法规,通过讲座、测试强化法治意识;选修课涵盖心理、就业、家庭关系等实用内容;实践课则依托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载体,组织交通疏导、环境整治等主题实践,促进价值观重塑。除实践基础教育外,该局还实施“月考核+季评定”动态管理体系,通过多维度评估建立“一人一档”,并将结果与管理等级挂钩,近三年调整管理类别485人次,形成良性循环。
针对矫正对象的个体差异,瓮安县司法局实施“类型化分析、需求化响应、风险化管控”策略。在犯罪类型层面,聚焦非法经营、电诈、帮信等5类高发犯罪开展专题教育;在需求响应方面,建立“需求调研—课程定制—效果反馈”机制,为不同需求对象定制专题课程,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咨询等。同时实行“严管、普管、宽管”三级管理,组建专业矫正小组,制定“一人一方案”,通过心理干预、法治教育、就业帮扶等组合措施,已成功转化23名高风险对象。
为增强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瓮安县司法局打造了“体验式感悟、案例式警示、文化式浸润”的特色教育品牌。组织矫正对象参观监狱,通过“高墙内外”对比强化守法意识;开展团体辅导与角色扮演,培养同理心;深化“以案释法”,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开展活动,邀请专业人士解析真实案例,实现“解析一案、教育一片”警示效果,覆盖800余人次。此外,将奏唱国歌作为集中教育固定环节,强化家国情怀,帮助矫正对象重建价值体系。截至目前,瓮安县社区矫正教育参与率、考核合格率双双突破96%,累计接收矫正对象2384名,实现脱管漏管“零发生”。
“下一步,我们将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通过开发VR沉浸式教育课程提升矫治效果,并加强与社会组织沟通协调,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矫正格局,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瓮安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贵州省司法厅官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