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山林间、田舍里品茗听风,乌当“村tea”悄然兴起

2025年07月01日15:05 |
小字号

连日来,淅淅沥沥的雨水,给乌当区境内的乡村茶馆平添了几分诗意:静坐乡村茶馆,品茗听风,赏雨观景……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一个个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唤醒了人们对乡村慢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越来越多的“村tea”从乌当区的山间田野“生长”出来,来农村喝“村tea”,渐成新时尚。

开在山村田野的茶馆

走进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长坡村,在公路边的山坡上,可以看到几间簇拥在一起的老房子:水泥墙、茅草顶,从高处往下看就像一个桃心,藏在青翠的山林里。

这几间老房子,就是“三生有幸·茶空间”茶馆。

2022年,“三生有幸”主理人杨钦、冯可厌倦了在城市高高的写字楼里按部就班的工作,想要找一处远离城区、安静纯粹喝茶的地方,以疗愈疲惫的身心。

后经朋友介绍,杨钦、冯可来到长坡村考察,一下子就被这里自然恬适的生活吸引。她俩当即决定,在长坡村瓮门组开一家新中式茶馆。

2022年8月,“三生有幸”开始装修。她们专门邀请设计师设计庭院景观,改造闲置的老旧农房和猪圈、牛圈。

“我们在老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室内的陈设、摆件多是淘来的老物件:木桌、木凳、木柜,等等,就连花瓶里的花草也是山里的。”杨钦介绍,她们计划打造一个与自然同频、与心灵共振的茶空间。

2023年3月,“三生有幸”改造完成并对外营业,闲置的农村老屋也蜕变成了一个带庭院露台、能拍照打卡、休憩品茗的新中式茶馆。

“三生有幸”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山水林田,配套14个包房,可同时容纳200余人喝茶、吃饭。

“与城市相比,在乡村开茶馆房租更低、竞争更小,但也面临获客难、营销难等经营问题。”杨钦说,选择在乡村开茶馆,一方面是出于对茶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旅游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人在工作之余,选择到乡村田野里露营烧烤、围炉煮茶,为乡村孕育了更多的创业机会。

“茶叶+”让乡村茶馆更具魅力

开业两年来,“三生有幸”凭借其卓越的茶品和朴素幽静的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拍照打卡、品茗观景。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个上海客人,特意从上海开车到我们茶馆来喝茶。临走时,客人给我们说,最遗憾的是这里没有住宿的地方,不然他都不走了。”杨钦说,去年,“三生有幸”共接待7000余名客人,不仅有全国各地的客人,也有部分国外的客人。

“三生有幸”,一个藏在山村里的茶馆,凭什么吸引人?其主要原因是,它塑造了一个古朴静谧、自然恬适的消费场景,给人们提供了享受美好生活的情绪价值。

与传统的茶馆不同,“三生有幸”作为乌当区乡村中具有代表性的新中式茶馆,装修风格上既有传统的中式风,也有现代的简约风,深受老中青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客人青睐。

为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杨钦和冯可在产品上做了不少尝试和创新。“我们在茶上花了不少功夫,除了提供贵州各地的好茶,还将茶元素融入到本地特色美食当中,比如茶汤丝娃娃、茶叶炒鸡蛋等。”冯可说。

另外,在运营方面,“三生有幸”打造了许多小景观:有观山涧夕阳的露台,有松竹下的饮茶区,还有假山鱼池与樱桃、杨梅等果树……一年四季景不同,每一个小景观都是一处打卡点。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习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因此,“三生有幸”主要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引流获客,通过网络宣传展示山村的美好生活。目前,其80%左右的客人来自线上,50%为年轻客群。

谈及未来,杨钦、冯可表示,将结合中医理疗、中医食补等,创新更多特色茶饮及与茶相关的美食;同时,开发相关的研学项目,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茶文化,并宣传推广贵州的干净茶、生态茶。

“村tea”悄然兴起助力乡村新发展

乌当区群山环抱,碧水相依,山水林田错落有致。一个个布依族、苗族等传统村落散落其间,不仅有旖旎秀丽的风光,更有安居乐业的美好,呈现出了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图景。

近年来,随着“村tea”这一业态的悄然兴起,山林间、田舍里……开起了一家家乡村茶馆,吸引着越来越多向往乡村生活的人来到乌当。

不只“村tea”“村咖”、露营等业态,也相继在乌当的乡村田野扎根,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新亮点。这些“村字号”茶馆、咖啡店、露营基地,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宁静惬意的休闲空间和社交娱乐的新方式,更与当地民族民俗文化融合,串联起周边的农场、民宿和农家乐等要素,整合成了新的区域性消费场景,给乡村带来了人气、财气,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接下来,乌当区将持续加大力度引进乡村新产业、培育乡村新业态,通过“乡村+”,激活乡村活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黎荣)

(责编:李丽萍、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