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灯欢舞庆美好,婚礼移风展新颜 ——松桃村晚舞台《茶灯庆新婚》表演见闻

“发轿喽!迎亲喽!”6月28日,松桃村晚舞台上,鼓乐齐鸣,花轿迎亲。新人遵古礼拜堂成亲后,又与迎亲队伍跳起了茶灯舞。当晚,松桃大路镇后硐村带来了省级非遗节目《茶灯庆新婚》,重现传统婚礼之美,让观众感受独特的民俗文化。
大路镇后硐村茶灯是传统民间剧种,集灯、歌、舞、戏、锣鼓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起源可追溯至明代初期。表演形式包含双人表演(丑角与旦角)与群体表演,旦角传统上由男性扮演,并发展出太平灯、寿元灯等种类。
该剧种于2012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传承过程中与当地苗族文化深度融合,近年来,后硐茶灯融入旅游业,并通过创作新唱词反映当代生活,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形成“非遗+旅游”的传承模式。
《茶灯庆新婚》以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老区婚庆为主题、新郎新娘为主角、茶灯庆婚为主线,分为接亲迎婚、拜堂成婚、茶灯庆婚、唢呐祝婚四个篇章。表演从发轿接亲到拜堂成婚,重点展示迎亲习俗、拜堂流程、茶灯唢呐锣鼓送祝福等传统文化,体现去繁从简、新事新办的移风易俗新风尚,展现热闹欢乐、祥和美满的新风采。
《茶灯庆新婚》演职人员85人,包括跳灯、舞灯、打金钱杆、抬轿、挑鸡酒、媒婆等角色。当“发轿喽!迎亲喽!”的呼喊声响起,唢呐、敲打乐器响起,迎亲队迈着有力的步伐抬着花轿走上舞台。轿夫踩着节拍,左摇右晃,花轿随之轻“晃”,轿帘轻卷,轿内新娘盖着红盖头,若隐若现,让观众伸脖子张望,场景热闹。
“堂屋中间摆隔筛,新人带喜跨过来,是非口嘴隔回去,幸福美满又恩爱………”轿子落定,新郎牵新娘跨过隔筛(注:隔筛带细密筛孔的筛子,用于过滤、分离颗粒状物品)于堂前站定,在司仪的主持下,完成了传统婚礼仪式。
“天(呀)上蝴(呀)蝶双(呀)双飞(呀),(我的情郎哥呀),水中(哩)鸳(呀)鸯(呀)成(呀)双(呀)对(呀)。”紧接着,在《蝴蝶双双飞》的歌调里,新娘新郎与欢迎新队伍跳起了茶灯舞,共庆美好生活。
欢快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充满活力的表演,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一个高潮,台下的不少观众跟着节拍,手舞足蹈,好不快乐。来自湖南吉首的观众王汪说:“每次来松桃村晚舞台,看到节目都不一样,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些原汁原味的表演,不仅展示了松桃的民俗,也是松桃文化繁荣、文化自信的体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进 阙成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