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和他的三轮车

暴雨倾盆,洪水咆哮,10千伏响打线这条近40公里长的“生命线”骤然“断裂”,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月亮村1234户人家瞬间陷入无边的黑暗。
灾情发生后,贵州电网公司抢修复电工作迅速展开,各种抢修队伍挺进都江镇,前来支援的都匀龙里供电局党员突击队25日抵达后,主动接受任务,一刻不停,对10千伏响打线开展了故障查找。
据了解,这条维系着月亮村光明与生机的血脉,如今成为抢修人员心头最沉重的牵挂。
雨还在下,道路两旁山体多处塌方,泥沙碎石混杂着折断的树木倾泻而下,阻塞了所有大小通道。山间通信信号早已消失无踪,党员突击队队员只能依靠脚步艰难丈量每一寸土地。
第一天,从1号到30号杆塔,短短一段路竟用了3个多小时;而第二天的任务更加艰难,前方道路几乎被塌方的淤泥和倒伏的树木完全封死,每一步都踏在泥泞里,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队员们踩着深陷的泥泞,汗水混着雨水,雨衣紧紧贴在后背上,泥水漫过脚踝,每一步都如跋涉在深潭里,竹竿探着路,更像是在黑暗深渊中摸索着希望的光亮。”党员突击队队长陆林说。
正当队员们步履维艰之时,山道旁隐约露出一户人家,队长陆林怀着试探的心情走进去,向主人询问能否用三轮车载他们一程,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听闻缘由后,毫不迟疑地应道:“上车!为抢电出力,我义不容辞。”老人启动三轮车,载着队员们在泥泞的山路上艰难前行。颠簸的车斗里,队员们得知这位爽朗的老人姓刘,今年72岁,是一位有着33年党龄的老党员,还是月亮村的老支书!
车行途中,他们看到不少村民在村委会组织下,正挥动铁锹清理道路上的塌方泥土、阻挡的树干。众人身影在风雨中穿梭,同一条路上,不分彼此地并肩作战着。
正是有了刘老支书这辆穿行泥泞的三轮车,队员们节省了宝贵的近4个小时!
26日,故障点被迅速定位修复,10千伏响打线主干线终于恢复了供电。当光明重新点亮月亮村的窗口时,抢修队伍踏上了归途。
车窗外,雨已停歇,山色如洗,皓月初升。回望月亮村的方向,村口隐约可见一面鲜红的党旗在夜风中舒展。陆林感慨万千:“刘老支书,您这老党员……”老支书闻声回过头来,目光沉稳而坚定:“党员身份啊,哪里有什么退休一说?只要乡亲们还需要,只要有党旗,我随时都在。”
灾情无情,初心常在。刘老支书的三轮车碾过泥泞,不仅缩短了抢修的距离,更连接起一份风雨同舟的深情。(陈举、魏洪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