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需于民促更新 焕发城市新风貌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阳市花溪区精心组织实施,一体推进“学查改”,将作风建设深度融入改革攻坚与民生改善,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城市更新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关键举措。结合学习教育,花溪区以实施城市“一圈两场三改”为契机,创新工作方式形成“四个三”模式强力推动城中村改造。“四个三”模式具体为,紧盯政策、资金、群众“三个关键”,全力加快前期;用好统筹推进、手续办理、快速促签“三个机制”,有效缩短工期;突出目标、需求、系统“三个导向”,助力实现预期;把牢土地成本、资金闭环、资金回流“三个关口”,确保钱有归期。以“四个三”为抓手,花溪区早谋划、强推进、快见效,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扮靓城市“面子”,提升民生“里子”,夯实发展“底子”。
在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中,花溪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通过算好城中村改造经济账、生活账、环境账、民生账,建立完善“两张清单”。紧盯群众反映普遍存在的房屋建筑消防隐患多、道路狭窄断头路多、供水供电能力不足、电线老旧、居住环境“脏、乱、差”、社会治理难等方面问题,形成“负面清单”;同时,结合“负面清单”针对性制定改造方案,通过前后对比效果,形成“正面清单”,从而提升项目申报成功率。此种创新做法获得住建部专家认可,住建部、省住建厅先后赴花溪实地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先后迎接江苏省南通市、毕节市等地考察观摩。
针对项目推进中手续办理慢、施工建设拖、房屋征收难等问题,花溪区建立区级城中村改造项目攻坚协调机制,明确“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驻点靠前包保协调解决难题。与此同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由区更中心统筹属地街道、(村)居等多方力量合力推进征拆,实现“部门吹哨,属地报到”的快速响应模式,避免多头管理、推诿扯皮,实现问题在第一时间处理,确保“问题不过夜”。
数据显示,2024年,花溪区实施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7192户,改造面积189万平方米,项目总用地6154亩,净用地4264亩,建设安置房8966套151万平方米,总投资113.8亿元。花溪区成为2024年全市城中村改造户数最多的区域,其中拆除新建类项目占全市27.25%。2025年,花溪区计划申报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7549户,改造面积126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4.36亿元。(花溪区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