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清镇: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06月26日15:31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年轻干部是党员干部队伍中最有朝气、最有活力、最能打仗、最能冲锋的精锐力量,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贵州省清镇市聚焦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将作风建设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年轻干部以严实作风扎根基层一线,坚定信念、勇挑重担、勇于创新,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纾困解难:让群众满意写在民生答卷上

“现在去杉树村‘看海’一路畅通,去年堵了3个小时的窘境再也没有了!”贵阳市白云区游客鄢女士的感慨,折射出清镇市站街镇交通治理的新成效。

随着“森林里的洱海”“贵阳最美看海地”等网红标签走红,站街镇客流量激增,通往杉树村的狭窄路段一度成为出行堵点。今年29岁的站街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罗号主动领题,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攻坚清单”。他带领团队逐户走访征集意见,联动多部门研判方案,争取到46.43万元资金,仅用半月时间建成产业道路。这条环进环出的新路线惠及5个村1.6万群众,不仅破解了游客通行难题,更打通了沿湖村寨旅居产业的发展动脉。

扎根基层的罗号深谙“沉下去才能摸实情”的道理。在他的推动下,今年站街镇向上争取40.48万元资金修建3公里灌溉沟渠,解决了145户农户300亩农田灌溉难题;推动3个村集体肉鸡养殖项目落地,预计年出栏30万羽、产值18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百万元。

“服务送进门,满意才能挂在群众脸上。”罗号的实践,正是年轻干部以民生温度丈量乡村振兴深度的缩影。

教育护航:用陪伴点亮乡村儿童成长之路

“绿色是开心,黄色是温暖……”初夏的一天午后,清镇市暗流镇木刻小学的课堂上,10岁学生小宇举着画纸分享心得。这是暗流镇“同心同行”陪伴课堂的日常场景,而幕后策划者是28岁的暗流镇党建办干部张慧。

作为研究生毕业的基层新人,张慧创新构建“政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整合政府、学校、社区等多方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校外教育辅导服务。每周三,她雷打不动地带领志愿者团队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心理辅导、传统文化、安全知识等特色课程。课后,她逐一点评作业;周末,她走访困难学生家庭,倾听留守未成年人的心事。

“我想成为照亮孩子心灵的微光。”张慧这样说。正是她的坚持,让陪伴课堂从镇级延伸至14个行政村,累计开展活动48期,服务学生3200余人次。“每周三参加‘同心同行’陪伴课堂,已经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事!”暗流镇关口小学校长吴维龙的话,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如今,这方课堂已成为乡村儿童汲取知识、排解情绪的“心灵港湾”,更成为年轻干部践行教育帮扶的生动样本。

破局创新:将流量密码转化为富民增量

去右二村喝一杯“村咖啡”,去芦荻哨村欣赏日落时分的“海上明月”,去大冲村体验一番民宿湖景房……清镇市红枫湖镇的“微度假”打卡热,曾因农家乐同质化、营销乏力而面临“流量易逝”的困境。

96年出生的红枫湖镇经济发展办负责人刘清清敏锐捕捉到机遇,带领团队整合农文旅资源,打造“爽游红枫湖”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赛事报名、线上消费等功能集成。今年樱花季,该平台带动游客2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780万元,让“打卡流量”真正沉淀为“消费留量”。

在刘清清推动下,红枫湖镇以大冲村等为试点,盘活96栋闲置农房,打造“蓝白小寨”等特色民宿品牌,获评全国乙级民宿1家、省级示范性民宿2家。如今,湖畔672间民宿客房供不应求,村民们端起“旅游饭碗”,绘就“乡村美、游客来、百姓富”的共生图景。“见证乡村与青年的‘双向奔赴’,是青春最珍贵的注脚。”刘清清的话语中,洋溢着年轻干部在基层沃土中的成长担当。

从交通治理到教育帮扶,从文旅破局到产业振兴,清镇年轻干部正以“闯”的劲头、“实”的作风扎根乡土。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智慧破解难题,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一线绽放光彩,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年轻动能”。(代胜强)

(责编:李丽萍、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