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偏洞社区“三部曲”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盛夏,走进毕节市纳雍县寨乐镇偏洞社区,山势川形,坝区阔长,河水清澈,绿树荫浓,居民依山而建、面水而居。
偏洞社区和美乡村。
偏洞社区位于寨乐镇西部,地处九洞十八河旅游景区出口,夏蓉高速、纳晴高速、纳赫高速、省道G246穿境而过,被列为乡村振兴市级集成示范点。近年来,社区抓住乡村振兴“春风”,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动乡村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发展活力
夏雨初霁,在社区叶家营组,路转河桥忽见。2024年,投资30万元修建的1座跨河桥,方便鼠仲河两岸群众出行、种植。
偏洞社区河道治理。
近年来,偏洞社区在基础设施方面发力,硬化社区连户路5条1000余米,硬化群众院坝500余平方米,改厨8个、改厕19个、改圈5个,争取资金1950万元改造治理社区河道,争取资金200万元修建社区3000米排水沟建设,建设污水处理系统29套,社区环境得到改善。
社区干部和驻村干部还积极协调,在社区安装了14套健身器材,为群众康养奠定基础。同时,社区安装了路灯250颗,夜幕降临时,照亮的不仅是夜归人的路,还照亮了社区居民的美好愿望。
“通过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寨乐镇党委副书记、包村领导李磊表示,“现在群众出行方便,群众的满意度提高了。”
产业结构调整鼓起群众钱袋
夏日的初阳刚露出山头,居民孙良学已到龙滩边组的“2+3”玉米大豆套种示范地除草。
偏洞社区的辣椒产业。
“与去年相比,地里的玉米、大豆长势都安逸,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孙良学感慨:“国家的政策很好,不仅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困难,还想方设法让我们增收致富。”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偏洞社区结合实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社区引导群众种植辣椒120余亩,推动“3+2”玉米大豆套种150亩;抓住九洞十八河景区旅游开发优势,打造社区民宿4家、发糕作坊3家、苞谷酒作坊1家;用好产业奖补政策,促进60户脱贫户、监测户种植养殖增收。
多举措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如何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推动社区乡村振兴,是社区“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偏洞社区农家小院。
今年以来,社区干部和驻村干部以“两清两改两治理”(清理残垣断壁和乱堆乱放,改厕改圈,治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为抓手,多措并举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目前,已清理圈舍、房屋等残垣断壁9处,清理柴草、杂物、农具、建筑材料等乱堆乱放112处。”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张习林介绍,随着工作推进,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很好改善。
同时,社区还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乡贤寨老等作用,协调化解矛盾纠纷16起;用好红白理事会,杜绝滥办酒席5次;开展“党建+积分”工作40次,组织开展社区环境卫生大扫除45次、清扫公厕27次;依托“党建+积分”开展卫生评比15次。
如今,走进偏洞社区,俯瞰仰望,一幅和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乡村振兴成效渐显。(图/文 李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