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罗甸:关爱肠道健康 守护生命防线

在第21个世界肠道健康日之际,笔者走进罗甸县人民医院,专访消化内科专家,深入了解如何科学预防肠胃疾病。
患者到消化内科门诊就诊。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罗甸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医师王娟在接受采访时说:“肠道不仅是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更是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它承担着消化吸收、免疫防御、排毒等多重功能,一旦出现问题,会影响全身健康。”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肠胃疾病患者明显增多。“从我们科室接诊情况看,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呈现年轻化特点。”王娟介绍说,特别是夏季,因食用不洁食物导致的急性肠胃炎患者更是明显增加。
据悉,消化内科日均接诊量约35人次,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对此,专家作出提醒,为有效预防肠胃疾病,市民要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保证食物多样化,减少辛辣、油炸、烧烤类食品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同时,要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学会情绪管理。
除此之外,近期因食用冰箱存放过久的食物导致肠胃炎的患者明显增多,笔者就此咨询了相关医生。
“很多人以为把食物放在冰箱里就万无一失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冰箱并不是保险箱,不能长时间存放食物。”罗甸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伏璐说道。她解释说,冰箱虽然能够延缓细菌繁殖,但并不能完全杀死细菌。一些耐寒的细菌,如李斯特菌、耶尔森菌等,在低温环境下仍能缓慢繁殖。我们经常接诊因食用冰箱里存放过久的剩菜剩饭而引起肠胃炎的患者,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食物中毒症状,因此正确使用冰箱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冰箱应该定期清洁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使用保鲜盒或保鲜膜包装好食物,避免交叉污染。很多人喜欢把冰箱塞得满满的,这样会影响空气流通,降低制冷效果,也容易滋生细菌。一般来说,食物在冰箱冷藏室最多存放3天,生鲜蔬菜不超过5天,而一些容易变质的食物如海鲜、肉类最好当天食用完毕。”伏璐还特别提醒市民注意冰箱的正确使用方法。
现场普及相关健康知识。
专家特别提醒,如果出现持续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或者大便性状改变、出现黑便、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此外,冰箱应定期清洁消毒,生熟食品使用保鲜盒或保鲜膜包好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剩菜剩饭在食用前要加热至70度以上,确保有效杀死细菌。
肠道健康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广大市民要提高健康防护意识,科学饮食,规律作息,正确储存食物,关爱肠道健康,共同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生活。
针对如何预防肠胃疾病,当天,罗甸县人民医院的医师们还在门诊大楼宣传了相关知识。(图/文 王俊星、黄冬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