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高大坪镇:共建共享美丽宜居新家园

美丽家园。
今年以来,仁怀市高大坪镇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契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通过示范引领、群众参与、宣传引导等多措并举,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示范引领,打造环境整治“样板村”
“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是主体,如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在高大坪镇,一场由党支部书记组成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观摩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今年以来,高大坪镇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参与”模式,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的龙源村、水堰村、银水村作为示范村,重点推进垃圾清理、污水治理、户厕改造等工作。今年4月,高大坪镇组织召开镇级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迅速激发全镇比学赶超热情,形成“户户争创美丽庭院、村村争当整治标杆”的生动局面,推动村容村貌从“脏乱差”向“洁净美”蜕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我们通过打造示范村,让其他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逐步实现全镇人居环境整体提升。”高大坪镇副镇长黄丽娟介绍。在示范村的带动下,各村纷纷对标先进,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整治方案,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创新机制,激发群众参与“内动力”
“以前有些人家门口乱堆乱放,还乱排污水,现在不仅环境变好了,家家户户还争着评‘最美庭院’,村里越来越美了!”高大坪镇“最美庭院”户主刘应凯笑着说。今年4月,高大坪镇在龙源村为全镇10户“最美庭院”“文明家庭”获得者颁发证书,评选出的“最美庭院”不仅会上红榜表彰,还能获得相关奖励,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让环境整治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此外,高大坪镇还积极推行“积分制”管理,群众通过参与垃圾清理、绿化管护、志愿服务等活动获得积分,凭积分可在积分兑换点兑换洗衣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有效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
宣传引导,凝聚共建共享“同心圆”
“以前觉得环境卫生是村干部的事,现在才知道,环境干净了,受益的是我们自己。”在桅杆村召开的群众会上,村民叶良福感慨。
为让“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深入人心,高大坪镇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理念,构建多层次宣传动员体系,依托“理论宣传二人讲”、强组兴村工作队、院坝会、群众会等载体,由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宣讲政策,发放“两清两改两治理”倡议书、循环播放宣传视频等形式,将“环境整治人人有责”的理念深植民心;另一方面,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村级广播、宣传栏等媒介,持续推送环保知识、整治成效等内容,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营造浓厚氛围,凝聚起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的强大合力。
美丽家园。
此外,高大坪镇紧紧围绕“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重点,分片组建工作专班开展环境整治,组织党员干部参与环境整治300余人次,充分带动群众开展房屋周边环境整治,清除房前屋后卫生死角,投入资金9万元对公共区域环境进行整治,形成人人抓环境、户户抓整治合力,形成了干群同心、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高大坪镇“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如今,走进高大坪镇,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道路更加整洁宽敞,环境愈发优美宜人,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美丽家园。
接下来,高大坪镇将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推动“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结合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培育,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文/图 余晓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