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铁路镇宁大坡隧道首模二衬浇筑完成 施工入新阶段

5月25日,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传来捷报:位于安顺市镇宁县境内的黄百铁路贵州段重点工程——大坡隧道进口首模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施工转入主体结构施工新阶段,为全线按期建成奠定重要基础。
图为施工现场。
作为全线II级风险重难点工程,大坡隧道地处安顺市镇宁县境内,全长1970米,最大埋深达260米。该隧道穿越浅埋段、缓倾软质岩层等复杂地质带,集塌方、岩溶突泥突水、有害气体溢出等多重风险于一体,施工难度堪称“地质博物馆”。特别是其低瓦斯隧道特性,对施工安全和工艺控制提出极高要求。
据紫云指挥部副指挥长王所介绍,面对复杂挑战,施工团队建立了“双保险”管控体系。在安全防控方面,严格执行瓦斯隧道“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爆破”制度,并采用人工监测与自动化监测报警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瓦斯检测。此外,全工点配置防爆型电气设备,施工机械均按最高安全标准选型。工艺创新方面,采用“非爆破+光面爆破”组合工艺,严格遵循“先预报、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监测”的24字施工方针,最大限度保护围岩自承能力。
图为施工现场。
为确保首板二衬浇筑质量,项目团队实施“三维管控”机制,即技术层面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创新应用智能化衬砌台车定位系统;管理层面建立全工序验收清单,对台车定位、止水带安装等12道关键工序进行可视化管控;人员层面实现技术交底覆盖率100%,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率100%。中铁八局现场技术负责人杜磊如是说。
“首板二衬的成功浇筑,不仅验证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的技术路线,更标志着正洞全工序施工体系正式贯通。”项目工点负责人李松表示,项目团队将以此为契机开展“五保一树”劳动竞赛,通过数字化施工管理平台实时监控施工进度,运用BIM技术优化工序衔接,确保高效完成年度隧道节点目标。
据悉,黄百铁路贵州段正线全长约173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途经安顺市镇宁县、紫云县及黔西南州望谟县等地,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连接北部湾港口的重要货运通道,对提升镇宁县等沿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促进黔货出山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图 刘晓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