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阳市经开区税务局“三台联动”打造税费服务新品牌

2025年05月21日08:37 |
小字号

为落实办税服务厅转型升级方案的相关要求,助力打造效能税务,不断强化基础工程,国家税务总局贵阳经开区税务局以“经税至诚”服务品牌为引擎,以“服务至优、效能至高、专业至精”为标准,大力推进办税服务厅转型升级,推动税费服务效能集成式改进和整体性提升。

服务至优做精前台

经开区税务局积极构建“网格化+智慧化”服务新生态、服务流程“新动线”,重构“三级分流”机制,即预审区导税预判,分类区精准辅导、疑难区专家坐席;实施“繁简分级+动态监测”管理模式,建立繁事精办、简事快办、自助易办等业务分级清单,对发票代开、社保缴费等13项高频业务实施动态流量监测,通过“智能叫号+潮汐窗口”实现资源精准调配。试点以来,实体窗口再压缩20%,日均办理72人次,同比下降33.3%,平均等候压缩至5分钟以内,同比降低26.6%,平均办理时长2分以内,同比降低12.1%,实现窗口服务零超时。

升级服务举措“新体验”。

升级服务举措“新体验”。

根据经开区航天航空产业集群特点,经开区税务局还打造了“航税之家”,组建“首席税务管家”团队,完善“线上即时响应+线下专属通道”服务机制,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服务档案。试点以来,累计通过绿色通道为重点企业办理涉税业务34件次,服务响应效率提升80%。

经开区局还建立了“社区网格覆盖+智能终端支撑”的立体化服务网络。一方面,依托“一圈两场三改”民生工程,延伸“税务+社区”协同治理模式,首批5个“一刻钟便民服务点”将覆盖4大街道,目前华阳社区自助办税网点已投入使用,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的发票代开、社保缴费等高频业务,打造“家门口”办税新模式,办理半径缩短至15分钟;另一方面,持续完善24小时微税厅,集成车辆购置税申缴、完税证明打印等6类高频业务自助办理功能,实现“全时服务不打烊”,月均办理业务2378件次。

效能至高夯实中台

经开区局积极构建“精准化+协同化”服务新体系,集成服务云端办结,依托征纳互动问办中心升级打造“智能应答-远程帮办-专家会诊”三级响应链,集成7大类32项线上服务,实现“税费事项协同帮办、复杂争议会商速办、跨区跨省云端通办”。升级以来,对外公开电话咨询月均3600余次,开展远程辅导、问需询访544件次,线上受理量同比增长49%;征纳互动平台月均办件2743件次,同比增幅超90%。

升级后的征纳互动问办服务中心。

升级后的征纳互动问办服务中心。

该系统还针对新办主体,为新办纳税人设置了基础信息、高频事项、疑难杂症“全生命周期成长指数”模型,开设“我与税务初相识”专项培训,打造“启蒙课堂+税政礼包”双重培育机制,归集登记信息确认、票种核定等8类高频事项,编制《新办纳税人办税指引》,企业办税合规率大幅提升。

此外,多维度开展政策宣传,围绕纳税人缴费人关注的热点、难点,创新“融媒体+场景化”宣传模式,制作《下班路上 听税政》广播情景剧,在贵州故事广播黄金时段播出,阅读量超400万人次。

专业至精稳定后台

为构筑“闭环化+专业化”治理新格局,经开区税务局以数据赋能优化效能,定期梳理纳税人缴费人重复进厅办理的业务类别、数量波动等数据,生成“复盘清单”,深入分析成因症结,并针对性开展“政策解读+系统实操”专项培训,实现了“问题排查-靶向整改-质效提升”改进闭环,促进税费服务标准化建设与征纳互动体验双提升。截至目前,已梳理4项回溯清单,开展3次专项培训。

经开区局还多元化化解涉税争议,创新“争议事项溯源治理”纵横联合机制,横向组建“税律医社保”联合调解团队,实现信息联通、快速响应,纵向直通省、市局对应业务部门,精准联动协调、直击根源。截至目前,累计化解涉税争议38件,调解成功率100%。

同时,区局还构建起“三位一体”监督体系,每日晨会开展“纪法微课堂”,建立岗位风险“四色图谱”。试点以来开展风险排查4轮,业务培训及警示教育8次,业务投诉量同比下降30%。

通过积极探索“精准化服务、智能化应对、协同化治理”税收征管改革路径,开展前中后“三台联动”改革,创新打造纳税服务品牌“经税至诚”,贵阳经开区税务局实现了服务资源利用率提升52%,人力成本下降30%,为持续完善“智慧税务生态圈”注入更强动能。 (文/图 梁聪、冯玥、张琛、任敬)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