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毕节百亿基金人何炫:深耕民族山区教育与乡村振兴

2025年05月21日08:56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在贵州毕节连绵的乌蒙山脉中,彝族苗族乡的少年欧阳浪手机里保存着一组上海外滩的照片。2023年,这个曾经连县城都鲜少踏足的少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首都师范大学。

欧阳浪在首都师范大学留影.jpg

欧阳浪在首都师范大学留影。

他的命运转折点,始于2019年一场跨越2096公里的“蒲公英计划”——友山基金董事长何炫发起的教育扶贫项目,让25名山区少年第一次触摸到了黄浦江的晚风。

捐赠仪式.png

捐赠仪式。

“教育不是施舍,而是点燃火种。”这句话何炫常挂在嘴边。2013年创立友山基金后,这位从毕节市金沙县走出去的企业家,始终将目光投向故土的孩子们,但早期的捐赠式帮扶很快让他意识到局限。

“捐钱捐物只能解一时之困,真正地改变需要打开认知的窗口。”2019年,何炫推动“蒲公英励志夏令营”,联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带领赫章县双坪彝族苗族乡初级中学的25名学子走进上海。在货币博物馆触摸金融脉搏,在科技课堂对话人工智能,这些从未走出大山的少年,第一次感受到知识如何重塑命运。

“蒲公英”励志夏令营结营仪式.png

“蒲公英”励志夏令营结营仪式。

双坪中学校长石明警至今记得出发前夕的场景:“学生们激动得都睡不着,有的反复检查行囊,有的在作业本上画飞机。”这些平均年龄14岁的孩子中,80%是留守儿童,12岁就扛起家庭重担的不在少数。他们周末要放牛割猪草,县城曾是认知版图的边界。

认知突围背后,是何炫构建的“教育+产业”扶贫体系。十几年来,友山基金累计投入170余万元教育公益资金,在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完成校舍改造、运动场建设等23个项目,覆盖苗族、彝族等10余个民族。同步实施的“友山助学金”如毛细血管般深入偏远乡镇,连续五年资助独山县麻尾镇、喜德县李子乡等少数民族贫困学子,累计发放助学金15万元,并为优秀学子提供实习就业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何炫还主动联动东润公益基金会、贵州省慈善总会等机构捐赠54万余元,构建“基金+信托+校企”立体化公益网络。

友山基金大厦.png

友山基金大厦。

在何炫看来,教育是点燃希望的火种,产业才是托举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石。2017年,友山基金设立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扶贫发展基金,通过投放8000万棒菌棒、建设冷链物流中心,该项目带动4000余户参与种植,其中建档立卡户2800户,户均年增收超6万元。

“我们不是简单给钱,而是构建产业链。”何炫说,目前友山基金已设立扶贫专项基金8支,累计投放资金83.96亿元,重点支持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发展。

友山基金党总支书记、董事长   何炫.png

友山基金党总支书记、董事长何炫。

在何炫办公室的陈列柜中,30余封少数民族学生和群众的亲笔信是最珍贵的收藏。“你们的一次次善举改变了很多个孩子,改变很多个家庭。”“这些孩子已渐渐长大,有考上大学的,有在毕节重点高中就读的。”“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的荷包鼓起来了。”......这些信件,已成为他持续前行的精神坐标。(图/文 程骏)

(责编:李丽萍、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