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新”视界|贵阳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朋友圈”再扩容!引河北籍企业落地新建2000平方米无人机基地

5月16日,贵阳高新区新招引企业河北隆旭集团西南基地有限公司(下称西南基地有限公司)在贵州科学城正式开业运营,并启动企业自主研发制造的扶摇无人机首飞仪式。
据悉,西南基地有限公司系河北隆旭科技集团分公司,该集团主营电子信息、新能源、人工智能、无人机等领域的技术研发、生产及销售等业务,拥有多项无人机相关发明专利,自主研发制造FY-MINI2、FY–MINI3、FY-PRO5、FY–PRO7、FY–PRO10以及FY-Nezha 等系列无人机产品及其相关配件,可向西南基地有限公司提供无人机研发、生产及组装等技术工艺支撑。
目前,河北隆旭科技集团已开拓俄罗斯、沙特、吉尔吉斯斯坦以及非洲国家的无人机出口业务,具备丰富的无人机研发、组装和生产经验。
新建成的无人机基地占地2000平方米,集研发、组装、教培、销售等功能于一体,涵盖研发办公、组装测试、仓储物流等区域,配备先进的组装、测试设备。正式运营后,基地每年可提供不低于200人的就业岗位,并根据使用单位需求提供无人机定制化设计、研发和生产及定制化培训服务,同时还可向需求单位输送技术和操控人员。
选择加入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朋友圈”,河北隆旭集团看重的除了其优越的空间承载力外,还有这里优质的企业服务保障。
“今年3月1日,贵阳贵安低空经济产业发布会暨首飞仪式举行,我们受邀参会,并在会上与高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几番接触下来了解到,高新区正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产业,这与我们的发展规划不谋而合,接过他们递来的橄榄枝后,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高新的诚意与效率,从完备的招商引资政策,到事无巨细的场地协调等落地服务,再到帮助匹配各类客户资源,高新区的身影始终都在,这让我们感到投资高新很安心。”河北隆旭集团西南基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说。
正如刘伟所言,高新区在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汇聚了一批在无人驾驶、无人机应用培训、地理信息测绘等领域表现突出的企业,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开发提供了强大支持。
“作为全省科技创新高地,我们将牢牢抓住省、市、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高新区自身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聚焦场景端、研发端、生产端,科学研究谋划,把握发展重点,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加快布局、集群发展。”贵阳高新区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说。
当前,低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业态不断创新,已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飞行、旅游、物流配送、农林植保、公共安全等多个行业和应用场景。“在提供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培训过程中,我们结合无人机各应用场景操控重点、难点,增加了各行业的专业课程,并在教学和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自身无人机使用性能,为客户提供包括研发、生产、操控等全过程定制化服务,精准匹配客户需求。”刘伟说。
接下来,西南基地有限公司将紧跟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步伐,找准起飞支点,发挥自身优势,深化与各界的交流合作,加大研发制造、低空空域、场景创新、融合发展等环节中的探索,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开展更多“低空+”应用新实践,助力高新低空经济“展翅高飞”。(杨 蕾)
来源:贵阳市高新区官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