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备共研聚合力 同向同行促发展
贵州理工学院:两校结对建马院 同心聚力促党建

5月15日,贵州理工学院、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双方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列教学部)和土木工程学院共同组织开展以“共备共研聚合力 同向同行促发展”为主题的集体备课会。这次集体备课是学校“四级联动”“五维协同”“五位一体”“4551”思政育人模式的持续推广应用,是实现贵州理工学院为培养卓越工程师立德铸魂思政育人目标的积极实践。
会议现场。
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苏向东、副院长安艳玲、院长助理刘占省,贵州理工学院党建工作“结对子”单位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副院长罗卫东及马列教学部、土木工程学院教师代表受邀参会,贵州理工学院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共70余人现场参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洲麒主持。
苏向东对此次集体备课予以高度肯定,认为达到了凝聚合力提升理工科院校思政课有效性的备课任务,“4551”思政育人模式应在全校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希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进一步走深走实,广大思政教师争做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教育工作者。
罗卫东认为本次集体备课是思政课程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是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的具体行动,要不断深化优化合作机制,将丰富的教学实践转化为优秀的教学成果。
教师说课现场。
贵州理工学院郭勤艺、甄江燕、田兴朝、徐桂弘四位老师分别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土力学》《基础工程》的相关章节开展说课,充分呈现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课程设计上的思考与创新,详细介绍了贵州“四大文化工程”、贵州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果、贵州人战天斗地的典型案例、贵州道德楷模和身边榜样以及大国工匠精神等融入课程的路径和方法,令全体参会人员深受启发。
教师发言。
会上,校领导与教师代表作了充分交流研讨,均认为本次集体备课是思政课程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是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的具体行动,有助于双方在挖掘思政元素上“把脉络理清楚,把共鸣谈出来”;要把思政课和课程思政讲深、讲透、讲活,不仅要增长理论知识,也要拓展专业知识,还要擅用AI等手段辅助教学,通过把握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和偏好提升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有效性。(文/吴园园、图/张建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