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教育局 :聚焦教育帮扶办实事 筑牢务工家庭“后方盾”

为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生活难题,织金县教育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教育部门工作实际深度结合,聚焦中小学寄宿条件不足等问题精准施策,通过改善住宿环境、完善全托管理服务等举措,为全县12000余名务工人员子女构建起坚实的后方保障。
“现在不用起早赶路,家人也放心多了。”刘锦熙是织金县阿弓镇中心学校六年级(3)班学生,2024年9月前,她每天需步行3.6公里,耗时近1小时往返家校之间,这让远在外地务工的父母揪心不已。当年秋季学期,在教育部门的推动下,阿弓镇中心学校宿舍完成升级改造,刘锦熙成为首批入住的189名学生之一。
这一变化源于教育部门的精准调研与主动作为。2024年春季学期调研发现阿弓镇中心学校寄宿条件欠缺后,立即协调专项资金启动宿舍装修工程。当年9月,焕然一新的宿舍投入使用,189名外出务工人员子女住进了宿舍,同步实施的阿弓中学改造项目则惠及900余名学生。
“我们为学生提供了24小时生活管理,让孩子们住、吃、玩、乐都在校园。”阿弓镇中心学校校长张智勇介绍,该校不仅升级硬件设施,更通过全托式教育服务、学业心理双护航、家长联动等举措,为学生创造了安全、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填补了家庭监护空白。
一间间寝室的“升级”,是为群众办实事的“缩影”,更是解决务工群众后顾之忧的见证,教育部门的暖心举措,正转化为联结远方与家乡的“连心桥”,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近两年来,织金县持续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2024-2025年,累计投入超1.5亿元专项资金,完成3.6万平方米宿舍及食堂新建改造,新增床位超5700个,更新上万张学生床和生活柜,系统维修全县宿舍地坪、水电等设施。织金县教育局副局长杜培伟介绍,“2025年还将重点升级20所学校食堂,完善‘住得好、吃得好’的全托服务体系。”(织金县人民政府网 罗伟、王江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