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贵州科学城丨“加速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4月29日,在贵州大学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将磷渣粉提取物质的各项数据做着详细记录,经科研人员介绍,用作实验的磷渣粉来自贵州中合磷碳科技有限公司,该实验是为解决磷渣粉资源化利用难题,由贵州技术交易市场组织协调企业与学校开展的小试研究,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
据悉,贵州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营(以下简称:加速营)依托贵州科学城服务中心、贵州技术交易市场共同建设,贵州中合磷碳科技有限公司是加速营的服务企业。贵州技术交易市场工作人员到企业交流后得知,公司日常需用到大量黄磷,然而,每消耗1吨黄磷,约产生8至10吨黄磷渣,排放量大,任意堆存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还会造成固废资源浪费。当前,黄磷渣主要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微晶玻璃、陶瓷材料、烧砖等建材领域,近年来受建材市场急剧萎缩的影响,现有处置方式面临产能过剩与附加值偏低的困境,急需开发黄磷渣高值化利用技术,拓宽黄磷渣利用途径的同时,提供资源利用附加值。
通过协调贵州大学化工学院专家入企交流,企业与高校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由贵州大学提供研发仪器设备和研发人员等,就企业需求开展前期小试研究。目前,企业持续提供磷渣粉,贵州大学以及贵阳伟佳塑料有限公司等有序进行各项科研实验。
加速营的成立,旨在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供需服”堵点,有效促进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科技链连接产业链。为切实做好企业创新需求挖掘,高效完成入企服务工作,挖掘企业真实、有效创新需求,贵州技术交易市场工作人员联合技术专家、技术经理人组成专员队伍,上门为企业开展对接服务。通过与企业深入交流,引导企业发掘自身技术难题、协助企业凝练技术需求,同时将企业创新需求入库、上传“科技云”平台及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方便企业后续科技成果对接、撮合及促进服务。
贵州科学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营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目前已经成立了贵州大学、贵州省材料院、贵州省情报所、邮储银行贵阳市分行、六盘水市科技局,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双龙经济区等19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快速响应站。站内专家与贵州技术交易市场、技术经理人联合为156家企业开展服务,挖掘企业技术需求110项,其中,涉及富矿精开领域20项,农业领域7项,生物医药领域17项,先进装备与自动化领域21项,电子信息领域22项,新材料领域19项,资源与环境领域3项,生态特色食品1项。通过定向推送需求,已匹配潜在产学研合作意向项目6项。
接下来,贵州技术交易市场将紧扣“搭平台、汇资源、建体系、聚人才、促转化”核心任务,在构建“供—需—服”三体生态,汇聚成果、人才、资金创新资源,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坚实助力。(李雯文)
来源:贵阳市高新区官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