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省“劳动模范”张顺勇: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2025年05月08日08:18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从IT工程师到新农人,从负债青年到省级劳模。全国人大代表张顺勇扎根贵州六枝青山,用十年光阴打造“蜂药共生”生态产业链,带动老百姓走上致富路。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乡村振兴领路人的奋斗故事。

“这个我们当地叫狼蕨蛋,它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这山好难爬,你平时都是怎么爬的?”

“平时像这些山太陡,我们也是提把镰刀砍开刺走。”

……

初夏的清晨,六枝落别乡的山雾还未散尽,张顺勇已背着采药包钻进密林。他边走边向我们介绍野生中药材。

他的指尖拂过沾露的野生中药材,耳畔是岩蜂振翅的嗡鸣——这是他与大山的“对话密码”。十年前负债返乡的迷茫青年,如今成了让荒山变“金山”的领路人。

张顺勇的种养殖基地、厂房。

张顺勇的种养殖基地、厂房。

翻山越岭,挖中药、掏岩蜂,当年在深圳敲代码时,从没想过会和大山里的蜜蜂、草药打交道的张顺勇尽情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的同时,向我们道出了创业的故事。

“小时候就是想通过读书走出山沟沟,走出家乡,走到沿海去看外面的世界。”看着满目苍翠的青山,张顺勇思绪万千。

张顺勇上山采药。

张顺勇上山采药。

2005年,张顺勇从电子计算机运用专业毕业后,他先后到深圳、上海、东莞等地进厂务工,从编程员做到了生产经理,月收入过万元。2010年,勇于挑战的张顺勇怀揣着打工积蓄,在深圳市投资创建了一家电子厂。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经营几年后,电子厂被迫破产倒闭。2015年,负债十多万元的张顺勇回到家乡贵州省六枝特区落别乡抵耳村,不服输的他,扎根乡村,重新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经过多方考察,这位曾辗转深圳电子厂的IT工程师发现了野生岩蜂与中药材的共生奥秘,创新推出“养蜂+种药”立体农业模式。

查看中药材长势和蜜蜂采蜜。

查看中药材长势和蜜蜂采蜜。

2019年5月,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张顺勇获得10万元无息贷款,正式成立贵州张氏兴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靠着“蜜蜂养殖+中药材种植”的新模式,他的事业不断壮大。从几十箱本地岩蜂的驯化养殖,发展到如今的2000余箱,蜂蜜产值达1000多万元;中药材种植从10多亩发展到1000多亩。他摸索出以短期蜂蜜收益支撑长期药材生长的“以短养长”模式,将蜜蜂与中药材两种不同的物种碰撞出了“生态经济”的最大效益,将10万元贷款滚成千万产业,让家乡的青山真正焕发了致富生机。

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张顺勇始终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他的种植和养殖基地为周边群众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年用工达5000余人次。他还积极带动150多户农户共同创业。仅2024年,在他的带领下,种植中药材达2000亩,遍布10多个乡镇,帮助100户以上农户就业创业。

张顺勇介绍蜜蜂养殖情况。

张顺勇介绍蜜蜂养殖情况。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张顺勇提出的“关于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投入的建议”被全国人大采纳。高标准农田项目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从原来的1500元/亩,增加到2530元/亩。他表示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聚焦产业发展“绿色生态”主方向,围绕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张顺勇手把手教农户种植中药材。

张顺勇手把手教农户种植中药材。

靠着家乡的绿水青山,张顺勇的养蜂与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他表示,2025年,将新增20个蜂场、2000亩中药材基地,帮助200户以上农户就业创业。同时,谋划打造农旅产业融合示范园,让更多游客来体验“采药追蜂”的山野之趣。

靠着一股子干劲,张顺勇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农民工”“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首届贵州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新时代的贵州人”等荣誉称号。今年,他被评为贵州省“劳动模范”。(图/文 谢俊、浦仕美、周兰)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