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多措并举培育刺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刺梨产业是贵州省3+5特色优势产业及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生态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上下围绕省委、省政府主战略主定位,按照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工作部署,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聚焦品种、品质、品牌提升,围绕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工作思路,以“一个规划、三个大会、五个大抓、三个推动”为工作重点,实现产业升级、产业融合和产业招商全面提升,持续培育贵州刺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一个规划
编制贵州省“十五五”刺梨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刺梨产业未来五年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撑。
三个大会
召开贵州刺梨产业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贵州刺梨产业融合助力消费升级推进会、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暨产业大招商推介会(北京)。
五个大抓
大抓产业升级。持续增强龙头、链主企业带动作用,着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和相关产业集聚创新、协同联动新产业格局。鼓励企业开展先进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支持企业申报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通过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信贷通、刺梨产业贷、农业现代化基金等金融工具支持,助力释放产业发展潜力。
大抓跨界融合。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开展刺梨功效成分挖掘、功能评价研究和新产品研发等工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刺梨产品提档升级、分档分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探索刺梨与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刺梨健康旅游、健康养生等产品和服务。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刺梨相关知识教育普及工作。
大抓招商引资。统筹各主产区开展刺梨产业精准招商,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和渠道资源,聚焦产业链条短板和薄弱环节,引进落地一批影响力强、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刺梨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大抓品牌培育。鼓励企业开展“产区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宣传推广活动,对新获得驰名商标的企业依法依规予以奖励。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巩固提升大单品销量,聚力培育大品种,做好品牌策划,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增强品牌创建能力。积极推动广告产业与刺梨产业的合作,支持企业、协会在各类媒体、机场和高铁站、景区等场所投放刺梨广告,举办新品发布会、新技术交流会、赞助体育竞赛等,利用全媒体矩阵宣传培塑品牌良好形象,扩大贵州刺梨主产区品牌影响力。
大抓质量标准。加快国家标准建设,鼓励协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主导或参与标准制定,对符合条件的刺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进行补助。指导刺梨企业开展质量体系建设,帮助企业培育质量管理人才,释放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内驱动力。
三个推动
推动种植提质增效。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发挥社会资本投资作用,加强刺梨低产低效林改造,强化刺梨示范基地建设。探索综合收入保险等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有针对性研发推广先进机械设备,如机械臂、无人机、自走式遥控设备等,鼓励省、市、县配套刺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资金,对刺梨农机研发、购置应用进行补助。
推动加工做大做强。鼓励企业依靠技术、管理、商业模式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强帮扶指导,对新增上规入统工业企业给予奖励。激励龙头企业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支持中小企业开展设备自动化、网络化改造,加快实现全产业链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推动消费持续扩大。支持企业开展外贸、跨境电商业务,引导企业线上线下、全渠道、定制化、精准化营销创新,推动企业拓展市场渠道。支持组团到省外、国外开展刺梨宣传推广,持续深耕北京、上海、广州等市场,讲好贵州刺梨故事。(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