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赫章:非遗进校园 舞动民族文化新活力

2025年04月22日14:27 |
小字号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立足深厚的彝族文化底蕴,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传承新路径,将国家级非遗“彝族铃铛舞”改编为课间操,让民族文化以鲜活姿态融入校园生活,成为学生们触手可及的文化滋养。

赫章一中阿西里西课间操。陈春志 摄.JPG

赫章一中阿西里西课间操。陈春志摄

赫章县第一中学是该县推广阿西里西课间操的学校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魅力让学生们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热爱。该校校长施亮介绍:“学校将大课间改为‘阿西里西’民族舞和跑操两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舞出激情、喊出口号、跑出汗水,既锻炼了身体,又舒缓了学习的紧张情绪。学生们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热爱,身心得到很好的放松。”

“阿西里西”为彝族语言,意为“我们是好朋友”,是彝族民间传统歌舞形式,蕴含着彝族人民热情好客、团结友爱的精神内涵。赫章县民宗局党组成员李正平介绍道:“2008年,赫章‘彝族铃铛舞’获国家级非遗,阿西里西课间操在改编过程中,依托‘彝族铃铛舞’既保留了舞蹈的原汁原味,又融入现代健身元素,动作简单易学、节奏感强,适合中小学生推广。”

赫章一中阿西里西课间操。陈春志 摄 .JPG

赫章一中阿西里西课间操。陈春志摄

“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赫章县正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生身心特点,让国家级非遗走进校园,落地生根。该县第一中学高三20班汪宇辰同学分享道:“每天的阿西里西民族舞让我拥有了充足的锻炼时间,同时也对彝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青春校园相遇,赫章县正用创意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每天的课间操,不仅是强身健体的锻炼时间,更是一堂堂鲜活的民族文化课。在这里,非遗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文化传承,正以蓬勃的姿态走向未来。

赫章一中阿西里西课间操跑操环节。闵罡 摄.JPG

赫章一中阿西里西课间操跑操环节。闵罡摄

在雉街彝族苗族乡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身着整齐校服,随着音乐节奏欢快起舞,动作舒展流畅,脸上洋溢着快乐笑容。领操体育老师陈慧介绍,这套课间操分为热身、舞蹈动作和放松三个环节,每个动作都有独特含义,如拍手、跺脚等动作,既展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又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对于学生们来说,阿西里西课间操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更是生动的民族文化体验。“我从一年级开始跳,已经五年了,不仅在学校跳,还在家教弟弟妹妹跳。”该县雉街彝族苗族乡中心小学学生李妙涵说,“跳阿西里西课间操,是对家乡文化的深情告白。”学生家长周礼选也表示,孩子通过跳课间操,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认识。

雉街彝族苗族乡中心小学阿西里西课间操。闵罡 摄 .JPG

雉街彝族苗族乡中心小学阿西里西课间操。闵罡摄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是在这一次次亲身体验中得以延续。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阿西里西课间操让学生们领略到民族文化的独特之美,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阿西里西课间操将民族文化与体育教育完美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赫章县第一中学的大课间2021年被评为贵州省特色大课间,吸引了广东省佛山市勒流中学、毕节市黔西一中等省内外多所学校到校参观交流。

朱明镇中心小学阿西里西课间操。盛灿 摄.JPG

朱明镇中心小学阿西里西课间操。盛灿摄

在赫章县的校园里,这独具匠心的“阿西里西”课间操,已然成为一道跃动着民族风情的亮丽风景线,凝聚着彝族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赫章县教育局局长杜刚鋆表示:“将阿西里西舞蹈融入课间操,旨在让孩子们在日常体育锻炼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和了解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未来,将继续深化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沃土上绽放光彩。”(邓维宣、谢永奇、刘宇)

(责编:李丽萍、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