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师院:政校行企协同赋能乡村振兴 打造“数智+教育”新标杆

4月14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与京东集团联合举办的“数智乡村振兴现代产业学院直播电商项目运营实践特训营”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落幕。
本次特训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建设成果,在前期“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学院”(2022年挂牌成立)、“东西部协作新质生产力研孵中心”(2023年投入运行)、新媒体电商现代产业学院(已培训校内外学员1000余人)、田园乡村流动直播间的基础上进行系统集成和战略迭代升级,标志着“黔南师院-京东数智乡村振兴现代产业学院”正式进入实质化运营阶段。
本次特训营以“理论筑基、实战赋能”为核心,通过政校行企多方联动,探索“教育+科技+产业”融合新路径,为黔南州培育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传播”的高素质复合型电商人才,开辟“黔货出山”数字化快车道,为全国乡村振兴贡献创新样板。
京东集团直播电商教学总监苗青为学员授课。
高端定位·系统赋能:打造产教融合新范式
作为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的标杆项目,本次特训营依托京东集团在电商、物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全产业链资源,精准对接黔南州都匀毛尖、凯口腊肉、三都灵芝、都匀小灰粽等特色农特产品优势,构建“理论授课+实战演练+数据分析”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课程特邀京东集团直播电商授课总监苗青领衔,围绕“直播营销全链路”“用户消费心理学”“数字化运营工具”“贵州特色产品直播实训”等核心模块展开,系统性提升学员品牌营销、流量运营及团队管理能力。为期三天的培训中,71名学员(含高校师生、企业骨干、村委干部及农业合作社代表)以饱满热情投入学习,理论课程参与度达100%,实战直播转化率超预期目标,充分彰显了“高端师资+科学规划+高效执行”的培训效能。
学员在京东直播平台进行都匀小灰棕直播带货实训。
双线实战·成果丰硕:激活“黔货出山”新动能
培训期间,学员在校内培训导师兼特训营班主任郭曼博士的全程指导下,完成了从脚本策划到直播落地的全流程实战。4月14日的“巅峰实训日”中,学员分组通过京东直播、抖音双平台同步推广都匀毛尖等特色产品。
贵州区块中心黔茶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学员代表卢爱池总经理在结业典礼中感慨:“特训营不仅教会我们如何用数据驱动选品、用故事赋能产品,更让我看到了数字化工具对乡村产业的重塑力!”
黔南师院B24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代表蔡国状则表示:“从镜头表现到流量运营的每个细节,导师的倾囊相授让我们真正掌握了直播电商的底层逻辑。”
郭曼博士为学员讲解直播带货实训考核要求。
协同育人·长效赋能:构建乡村振兴新生态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现代产业学院院长王廷勇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此次合作是校方践行‘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的重要突破。京东的前沿技术资源与黔南的产业禀赋深度融合,既为本土企业搭建了数字化跃升平台,也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真实商业场景。”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依托“数智乡村振兴现代产业学院”,推进“乡村主播孵化基地”“黔货云仓供应链中心”等项目建设,加速产教资源双向转化,助力更多农特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王廷勇院长进行总结发言。
结业典礼上,全体师生通过培训花絮短片重温了三天的高光时刻。镜头中,学员们或专注研讨直播脚本,或激情演练带货话术,或深夜优化选品方案,生动诠释了“以学促行、以行践学”的实干精神。
特训营全体师生合影。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既是对东西部协作机制下“教育帮扶+产业培育”经验的深化拓展,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下阶段,学校将持续完善“校政企研”协同育人平台,着力打通“人才培育-技术研发-产品孵化-市场运营”全链条,为“黔货出山”构建数字化通道,打造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示范工程。黔南师院与京东集团将以此次特训营为起点,联合打造覆盖电商全产业链的乡村振兴赋能平台,年内计划培育500名“乡村数字新农人”,孵化10个县域特色品牌,推动“教育赋能、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黔南经验”。(文/郭曼 图/龙再海、蔡国状、杨庭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