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六枝特区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发展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在六枝特区路喜园区,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生机盎然的繁忙景象。
贵州金兰盛锦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工地。
在贵州金兰盛锦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工地,只见挖掘机挥臂挖土、工程车来回穿梭,土石方工程、基础建设及高边坡支护三支施工队伍各司其职,人与机械“开足马力”,为项目早建成早投用贡献力量。而在相邻的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炉炉火红的焦炭如岩浆般倾泻而出,为生产高纯氢、LNG、合成氨、液态二氧化碳等化工产品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
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2012年3月开工建设的路喜园区,受到产业政策调整、煤炭市场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原有投资主体资金链断裂,园区项目建设也随之烂尾。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落户路喜园区以来,企业在加快自身建设的同时,“以商招商”引进了三强碳基新材料生产项目、金兰硝基水溶肥生产制造项目,曾经“停摆”的园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是贵州省第三批通过认定的省级化工园区,成为六枝特区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的“领头羊”。
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六枝,是全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县城。近年来,六枝特区紧紧围绕“富矿精开”战略部署,立足丰富的矿产资源禀赋,主导产业加速升级、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独具六枝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正加速构建,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发展的“四梁八柱”更加牢固。
煤炭是基础性产业。六枝特区积极引进优质战略投资主体盘活闲置煤炭资源,开发清洁高效能源,推动能源领域产业转型升级,正常生产建设煤矿实现产量和产能“双提升”。目前,全区4处正常生产煤矿均实现机械化开采,聚鑫煤矿及宏顺发煤矿已率先实现智能化掘进,电力产业已建设完成194万千瓦时装机容量,福能电力、协鑫光伏、阿珠水电等项目稳定运营。
能源和能源化工,是六盘水重点发展的首位产业。六枝特区锚定“首位”,坚持“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的发展方略,在新型能源化工产业上,引入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占地1800余亩,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大型焦炉清洁生产技术,建设380万吨/年焦化装置,同步配套干熄焦余热发电、高纯氢装置、LNG、合成氨、液态二氧化碳生产,目前项目一期已投产并完成12亿元产值。围绕焦化副产品深加工开展招商引资,投资17亿元的年产150万吨硝基水溶肥生产制造项目及投资15亿元的煤焦油加工项目已启动项目建设,上、下游企业的快速入驻,新型能源化工产业成为六枝工业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枝特区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被纳入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一核两区”规划布局。依托境内丰富的锂矿资源,引入湖南德山资本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项目占地350亩,已完成1号厂房建设,建成6条生产线,实现7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年产1000吨碳酸锂中试线项目已成功试投产,这一技术的突破为打造西南片区首个黏土锂矿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奠定基础。
在引进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链条时,六枝特区立足已建成企业优势,延链、补链、建链,积极推进纺织轻工、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实现有价资源就地消纳转化。
贵州太平洋纺织有限公司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的纺纱企业,已实现年产纱锭1.5万吨,今年公司又增加了3.5万平方米的生产面积,能够日产纱锭60吨,企业年产值也将从现有的2.3亿元提升至3亿元以上,带动就业800人。
航拍搏罗脱硫石膏加工项目。
在福能(贵州)发电有限公司周边,围绕发电产生的固体废物,已经构建从福能电厂到任进建材、筑诚环保、瑞安水泥等企业的循环加工产业链。新引进的博罗脱硫石膏加工项目,将发电产生的脱硫石膏经过煅烧、研磨处理,制成市场应用广泛的建筑用石膏粉,一期项目预计5月建成,建成后年消纳脱硫石膏固废20万吨。
搏罗脱硫石膏加工项目正在抓紧施工。
通过多年精心培育,六枝特区农业产业尽显“芳华”。精品茶叶、优质稻米、特色豆腐皮、二表哥跑山猪、牛场辣椒、牂牁江精品水果等大批特色农产品优势突出,截至目前,全区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91家。依托刺梨、茶叶、小麦等农产品资源,建成了问候自然、轩辕农业、鸿森茶叶、大畅面业等农业精深加工企业;依托福能电厂余热资源,初步实现了豆制品产业集群,现已入驻7家豆制品企业,豆制品产业年产值突破亿元。
门类众多、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使六枝特区工业经济保持高位增长,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条”持续拉满,主导产业基础更加坚实。目前,六枝特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户,1至2月规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0.73亿元、增速达24.2%。(图/文 颜春匀、郭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