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金沙 乌江红韵——红旅融合互动交流活动在金沙县举行

金沙县沙土镇。
3月29日至31日,金沙县举行春游金沙·乌江红韵——红旅融合发展互动交流活动。江西省中国工农红军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会、江西省于都革命历史博物馆、广东省作家协会、广州市作家协会、贵州省委党校、贵州省文化传媒企业联合会红色研学中心、遵义市长征学学会、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息烽县史志办、江西赣州红泉文化培训公司等单位的嘉宾、专家和学者参加。活动还特别邀请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后代代表:朱德外孙刘武、何长工之子何光晔、肖华之女肖霞、王稼祥外孙吴志刚、罗炳辉孙子罗承、钱壮飞孙女钱滢滢等齐聚金沙,共商红旅融合发展新篇。
沙土镇胡家大院。
参观沙土镇胡家大院。
活动期间,大家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前往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指挥所旧址——沙土胡家大院,毛泽东在沙土期间住地万寿宫、中央红军南渡乌江三大渡口之大塘渡口、钱壮飞烈士陵园及事迹陈列室、红九军团老木孔伏击战战场遗址、战斗胜利纪念碑、罗炳辉将军事迹陈列室等地参观。
参观现场。
参观现场。
在参观现场,大家观看展陈史实资料,现场充分研究论证解读,在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指挥所旧址,肖霞带领大家高唱《长征组歌》第四篇章《四渡赤水出奇兵》,现场气氛热烈,令人心潮澎湃,在万寿宫,红领巾讲解员解说生动、史实精准,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并鼓励金沙县持续抓好青少年思政教育,做好红色文化传承。
参观现场。
参观现场。
在沙土镇召开的红旅融合发展互动交流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充分论证了南渡乌江的重大战略历史意义,并围绕金沙红旅融合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金沙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红旅融合发展互动交流座谈会。
红九军团政委何长工之子、红研会常务副会长何光晔。
在沙土镇还观看了以“假传电令渡乌江”为背景,由当地干部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音乐情景剧《突围前夜》,并举行了“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研学活动启动仪式,大家对金沙县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方面给予充分肯定。
音乐情景剧《突围前夜》。
毕节市委原常委、毕节军分区原司令员敖卫。
毕节市委原常委、毕节军分区原司令员敖卫:“现在我们在沙土的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指挥所参观。90年前,我们中央红军在沙土做出了南渡乌江的决策,从而摆脱了国民党4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跳出了包围圈,然后威逼贵阳,顺利继续长征。今天我作为红军的后人,能够重返红军当年战斗和指挥的地方,很有感触。我们今天就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才能走好我们今天的长征路。”
中央红军南渡乌江三大渡口全景图。
中央红军南渡乌江大塘渡口。
南渡乌江是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点睛之笔,是战略转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之战。在红军南渡乌江三大渡口遗址的后山镇大塘渡口,红军将领后代和专家学者们在百里乌江画廊的美景中,对90年前中央红军“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的伟大战略和英勇行动连连称赞。
红军后代孙东宁。
红军后代孙东宁表示:“当年红军在这个地方浴血奋战,有了他们的奋斗,有了他们的牺牲,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后,在这个地方,要沿着我们党指引的伟大复兴方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首先要挖掘好红色文化、红色资源,发挥好红色遗址应起的作用,走出一条‘红色+绿色+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钱壮飞烈士陵园。
鞠躬默哀。
在钱壮飞烈士陵园,大家敬献花篮,鞠躬默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随后,在钱壮飞烈士事迹陈列室,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详细了解了钱壮飞烈士的英勇事迹和传奇人生,被他对党无限忠诚,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吴志刚同志向钱壮飞烈士事迹陈列室、沙土南渡乌江指挥所旧址、老木孔伏击战陈列室捐赠重要文献。
吴志刚同志捐献重要文件。
吴志刚同志捐献重要文件。
吴志刚同志捐献重要文件。
敬献花篮。
钱壮飞孙女钱滢滢。
钱滢滢说:“这是我第四次来金沙了,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次来尤其是到了沙土镇,我觉得比我20年前来的时候变化很大。我祖父牺牲在这儿、埋葬在这儿,所以金沙就像我家一样,我对金沙还是挺有感情的。我觉得金沙以后会发展得更好,它是红色旅游的基石,会吸引更多的百姓来走长征路,来金沙汲取红色的营养。金沙的红色旅游受众面应该多面向年轻人,让红色基因一代代相传。比如组织小学生在各地讲解,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承的方式。同时,我也希望我的同事朋友能到金沙来参观,我也会在有时间的时候来金沙祭奠我的祖父。”
红九军团菜籽坳战斗胜利纪念碑。
在木孔镇,大家通过瞻仰红九军团战斗胜利纪念碑、参观老木孔伏击战和罗炳辉将军事迹展陈,回顾了红九军团90年前在金沙英勇作战,狠狠打击尾追之敌,使敌退而不敢应战,从而有力掩护主力红军胜利南进的以少胜多经典战例——老木孔伏击战。
红九军团战斗胜利纪念碑。
罗炳辉将军事迹展陈。
罗炳辉之孙罗承。
罗承:“我是第一次来金沙,看到爷爷在这里战斗过的战场,看到了这些红色文化的遗迹,感触很深,因为在四渡赤水一系列的战斗中,爷爷一直充当的是一个掩护、诱敌的作用,通过参观,让我深刻感受到当时红军长征的艰辛,用智慧去战胜困难。红色文化在金沙是比较丰富的,希望能把这里的红色旅游资源好好利用起来,尤其把爱国主义教育、长征精神融入青少年的血脉中,这才是我们传承红色文化的根本。金沙的红色资源比较多,最好能开辟几条线路,分段把红色旅游文化从点变成线,然后由线再变成面。”
参观现场。
大家表示,金沙县红色文化丰富,自然风光秀美,应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打造具有金沙特色的旅游品牌,建议利用中央红军南渡乌江等重大历史事件,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红军长征之艰辛与精神之伟大。
参观现场。
红军将领后代们分享了红军长征期间的感人故事和自己的研究成果,表示金沙县具备红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通过将红色文化、自然风光及特色产业相结合,可以打造出集红色教育、文化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精品,做好“红色+绿色+特色”融合大文章,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红军后代、红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原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左月燃。
红军后代、红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原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左月燃:“实际上我20多年前来过沙土,这次来感觉到有点惊讶,发展得非常快,沙土镇现在的繁华程度,包括对传统文化、对红色文化的发掘程度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这个和红色文化的发掘、文旅融合传承都是有关系的。过去有的地方你去追问红军当年的事情,别人会跟你说几十年前,那么久了谁还说得清楚。但是这次我来这儿,我特别惊讶的是,我们的小学生戴着红领巾都能对红军的事情朗朗上口、头头是道,给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个一定是整个社会的氛围和我们当地的党组织、政府、机关、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关系。金沙这个地方有传统文化的东西,是红军长征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节点,我觉得应该把地域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在整个的逻辑链条上显示出它自己的特色,包括特色产品、饮食文化、当年的战斗场景、旧址,我觉得可能还要再做进一步的内在逻辑的这种联系纳入到整个旅游规划,再总体设计一下。包括像学校的这台音乐剧,这个其实是可以叫得响的名片,将来把它放在教室里,还是把它放到红色的情景当中。跟战斗情景有关的,我们这儿这么多红色旧址,能不能再把它做一些深度发掘,纳入一些短视频,现场的解说,让活的这个东西和已经逝去的历史让它能够连接在一起,给人们一个鲜活的印象。另外一个我觉得我们今天下午专家研讨会的时候,有专家提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就是从娃娃抓起。我觉得从娃娃抓起有一个什么好处,就是孩子从小就在红色文化的山山水水当中长大,如果他们对周边的这些红色旧址和故事视而不见,他们可能和别的地方没什么区别,但是你让他们参与到红色研学的活动当中来,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叫做通过行为卷入增加认知的深化,进而形成完整的认知,那最后变成他的信仰,他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所以孩子说不清楚没关系,先跟着走,先从知道一点点到知道很多,从听别人讲变成自己讲,他就会在头脑当中留下印象,他就会承认自己在红色沃土当中、成长当中这些浸染对他的人生是有帮助的,这是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件事。”此次活动为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快推进县域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推动贵州文化与旅游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者:曾加录、陈亮、杨洋、胡凤至 摄影:吴艳禹、刘有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