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德江:明前春茶迎来“首采” 智能化激活茶产业“新密码”

2025年03月31日09:07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利用互联网,用手机在APP上一键操作,在云端观测设备运行情况,现在萎凋(摊青)茶芽效率太高了。”3月27日,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平原镇生产车间里,一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运行的微波光波色青机、色选机正开足马力萎凋明前茶芽。

智能微波光波茶叶杀青机。

智能微波光波茶叶杀青机。

与往年需要花至少3小时来萎凋蒸发春茶水分不同,这台刚引进的加工设备让采来的春茶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不到一分钟的萎凋,便可直接进入杀青理条环节,提升了茶产业生产效率,让春茶得到及时加工,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春茶的采摘量,茶芽得到及时下树,智能化正成为激活平原茶产业的“新密码”。

随着气温回暖,德江大地的16万亩茶园吐翠纳新,明前春茶迎来第一批采摘。而平原镇作为德江县有名的茶叶种植乡镇,共发展了白茶1.7万亩,每年可带动上万人次在家门口就业。平原镇深知市场和需求正不断地发生变化,唯有打破传统发展路径,才能实现自身盈利、最大限度获取市场红利。

2024年,平原镇党委政府依托茶产业优势,以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路径,创新推出“共富茶厂+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在平原镇水车社区成立了平原镇强村富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为平原茶农提供代加工点,联系更多外地客商来此收购,为茶农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以降农残、降成本、提品质为目标,在辖区范围内推广绿色防控体系茶园管理技术,为茶产业提质增产增效打下了基础。

平原镇强村富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平原镇强村富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牟飞,德江县平原镇水车社区居民,于2017年底在平原镇发展了168亩白茶。早年间,因资金缺乏,平原镇加工地点有限,因时间搁置使得加工出来的茶叶质量受到影响,又因来此收购的外地客商有限,只能根据客商的定价来销售,效益并不理想。如今,随着“共富茶厂”的建立,不仅缩短了加工时间,更是在销售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从“共富茶厂”跟随牟飞驱车行驶到山顶,来到了他发展的茶园。只见百余位采茶工人背着竹篓,或成群结队穿行于茶垄间,或藏身于春茶“海洋”中静静地采摘新绿,将一颗颗嫩绿的茶芽收入茶篓,呈现出一幅“一芽一叶一抹香,一人一篓采茶忙”的春日美景。中午时分,牟飞时不时地给采满一篓茶的群众称重、结账,并及时把收来的茶芽运至加工厂加工。

农户采摘新绿。

农户采摘新绿。

“受倒春寒天气影响,今年春茶采摘较往年推迟了三天。”牟飞说,但今年首采很满意,经过绿色防控管理的茶园,茶的白化度、吐芽率都不错,110名工人在早上就采了近430斤茶,比去年多了近30斤。

随着牟飞将第一批春芽运入加工车间,车间里的工人们也开始忙碌了起来。搬筐、倒料,很快就将刚采来的茶青倒入了微波光波色青机、色选机里,开始了摊青工作,一分钟后,这批采来的茶青正是杀青理条环节。从收购到萎凋整个流程,时间不足一小时。

摊青工作。

摊青工作。

德江县平原强村富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这里的茶叶氨基酸含量高,时间越长,氨基酸转化为茶多酚的量会越多,这样会影响茶叶的品质,而这台采用触摸屏、PLC、冷却一体化技术的设备,正是为了缩短萎凋的时间,从而减少氨基酸的转化,提高茶叶的鲜度和香气,达到提升品质的目的。”

杀青叶倾泻而下何佳有。

杀青叶倾泻而下何佳有。

智能化赋能提高了茶叶的生产现代化能力,绿色防控则是提升茶品质的一大路径。如今,平原深度挖掘茶文化,以黔北工委遗址为地标,打造“黔北平原白茶”“黔北平原红茶”品牌,在稳固大众市场的基础上,向茶叶高端市场进军。(图/文 何佳有、王显)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