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新浦:建好县域医疗次中心 让基层群众享有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新浦新区新舟镇中心卫生院充分发挥县域医疗次中心服务功能,从设施设备、人才队伍、科室布局等方面着手,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就近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遵义市新浦新区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家属为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卫生院医生送锦旗。
“娃娃咳嗽几天了,有痰没得呦?阿姨,记得30分钟以后来窗口拿化验结果。”走进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中心卫生院,在各临床科室和辅助检查室,前来看病就医的群众络绎不绝,而又井然有序。
“膝盖今天还疼不?米袋压了多久?”在医院外科,苏洪、何军两名医生主动到病房嘘寒问暖,让刚做完手术的新舟镇居民桑代碧家属多了几分安心。
桑代碧因常年膝关节疼痛,后期严重到走路都困难,这老毛病没少让一家人操心。今年立春后,看着天气逐渐转暖,桑代碧在家人的提议下,最终在镇卫生院成功实施了膝关节置换手术。
2023年,新舟镇卫生院作为贵州省第二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医院获得资金支持,立即启动标准化层流手术室、微生物实验室、鼻咽喉镜、盆底康复治疗仪等医疗设施设备的新建添置,让更多基层群众在乡镇就能看好病。
“环境比以前好,医生服务态度好,我父亲做完手术回家后,医生还主动打电话来问。”刚做完检查的新舟镇禹门村居民陈会箐说。
手术室用起来,医生动起来,患者少跑腿。仅2024年,医院手术量650例,三四级手术占比更是达到45%。
新舟镇卫生院院长张焱告诉笔者,如果单独靠医院自筹资金再审批修建手术室,可以说是压力重重。现在获得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及政策支持,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安排专家到医院坐诊、手术、培训,让部分原本打算到上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如今在乡镇卫生院就能解决。
“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高,收费更便宜,患者得到的是三级医院同质化服务。”新舟镇卫生院副院长陈华兰说,医院还在积极探索医防融合,整合临床与公共卫生,发挥县域医疗次中心最大服务功能。
如何巩固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成果,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新浦新区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契机,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发展,由医共体牵头医院选派医疗专家到新舟镇卫生院坐诊带教,提升基层医院整体服务能力。
新舟镇卫生院还通过与三级医院建立专科联盟,让高职称医生到医院开展带教、手术、会诊等,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同时,选拔优秀人才到上级三级医院进修培训学习,充分利用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选调或招考专业卫生技术人才到医院临床岗位,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2024年医院共接纳住培学员63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夯实。目前,医院拥有高级以上职称16人,为基层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人才支撑。
遵义市新浦新区新舟镇卫生院。
同时,医院还大力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积极组织参加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室内质控,每天上传生化检测数据到省级平台。新舟镇卫生院检验科廖津说,目前科室有40多个项目参与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均达到省级质量评价标准。
通过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新舟镇卫生室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24年,医院成功通过二级综合医院认定,全年门诊就诊135410人次,选择在基层就医的群众比原来增加了15.72%。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人员下沉为重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新舟镇卫生院院长张焱说,下一步,医院将紧紧围绕解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同时,希望乡镇卫生院在学科建设方面也能进行探索创新,先行先试,打造重点学科专科,让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这张牌打得更“响”。(图/文 任洪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