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民化镇:春分时节绘“丰”景

春分至,农事兴。在习水县民化镇,高标准农田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耕景象。
天气晴朗,农民抢抓时节移栽玉米和莴笋苗。何小露摄
在民化镇沙溪村高标准农田,返乡创业青年倪路通驾驶着旋耕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旋耕机的刀片快速旋转,将土地翻整得松软平整。
菜农正驾驶农用耕地机争分夺秒地耕地。何小露摄
“以前村里的田块零散,农户各自为战,种植和销售都面临很多困难,收益也不理想。现在由合作社统一运作,收成后统一收购销售,大伙的收入有了保障。”倪路通介绍,今年他和伙伴们成立了习水裕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统一规划管理沙溪村200亩高标准农田。
移栽后的耕地上,绿色的菜苗与黑色的薄膜吹响丰收前奏。何小露摄
据了解,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沙溪村采取集中流转土地、统一平整的方式,将分散的小块土地整合为大片的标准化农田。建成后,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高效农业。这一模式不仅吸引了像倪路通这样的返乡农民工创业,还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育苗棚内,绿油油的瓜苗长势喜人。何小露摄
56岁的段明会每到农忙时节就会到合作社务工。她一边熟练地栽种菜苗,一边说:“在这里干活,不仅能挣到钱补贴家用,还能学到不少栽种技术,真是一举两得。”在她看来,基地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翻犁好的耕地,等待春耕。何小露摄
站在高处俯瞰民化镇,高标准农田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平坦开阔的农田沿着溪流延伸,纵横交错的机耕道方便了农业机械的通行,四通八达的灌溉沟渠为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这样的景象在民化镇的长春村、群新村、丰坝村同样随处可见,曾经“矮埂埂、渠弯弯”的旧农田已焕然一新,变成了“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系统。(李富美、何小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