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本土企业首次自主出口生姜大蒜到中东市场

2025年03月20日15:41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3月19日,一辆满载26吨生姜、大蒜等农特产品的冷链货柜在贵阳综合保税区正式启程,经12-15天海陆联运发往迪拜,这标志着贵州本土企业首次自主出口生姜大蒜到中东市场,为“黔货出海”开辟了全新通道。

工人正在对生姜进行初加工。

工人正在对生姜进行初加工。

“中国的蔬菜品质好,价格波动小,冷链物流保障有力,在阿拉伯国家深受欢迎。”在贵阳综保区贵州万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货物装卸现场,来自中东的客商瓦卡尔开心地说道。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一个月,还会有80—100个冷链货柜陆续运往中东。这些农特产品包括生姜、大蒜、胡萝卜、橘子等不同品类,货物总量超过2500吨。产品到达迪拜后,将由本地贸易商集散到周边中东及印度国家。

货物装柜。

货物装柜。

“公司预计今年的出口额将达到10个亿,这些农特产品有很多就来自咱们贵州本土的种植基地。”作为本次出口的运营主体,贵州万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吴龙华介绍,借助当下稳定的出口销售,公司基本形成“产地初加工+数字化品控+定制化物流”模式,实现从种植到出口全链条标准化管理。

工作人员正在跟中东客商对接。

工作人员正在跟中东客商对接。

据了解,贵州万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于2024年初招商引资入驻贵阳综保区,主要从事农产品初加工,再结合陆、海、铁路等交通方式,出口至港台、中东、东南亚及日韩地区,并进口当地本土特色水果。“贵阳综保区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我们带来了经营环境的便利,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过去无法解决的难题。”吴龙华说,在贵阳综保区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解决了很多企业的现实难题,进一步完善了公司进出口手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公司已经形成“出口+进口”双向贸易格局,2024年累计进出口额突破2040万元。

即将出口的农特产品。

即将出口的农特产品。

海陆联运,从田间到港口的全链条品控是关键。为保障农产品“鲜达全球”,贵州商储国际供应链创新推出定制温控方案。“我们根据不同品类设定运输参数,全程恒温恒湿,让温差波动控制在0.5℃以内。”公司副总经理宋小莲表示,自去年10月万辉国际成功实现马铃薯自主出口“零”的突破后,企业持续拓展品类,依托日本、韩国、荷兰等既有客户网络,围绕贵州马铃薯、蔬菜、水果等优质农特产品资源优势,继续扩大产品海外销售市场,推动贵州马铃薯、精品果蔬等高附加值产品进入全球供应链,而贵州商储国际供应链也将一如既往做好冷链物流保障,致力让更多贵州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冷链货柜。

冷链货柜。

据悉,中东市场对高纬度农产品的旺盛需求,为贵州山地农业带来新机遇。贵州生姜姜辣素含量达国际标准2倍以上,大蒜素含量高出普通品种30%,叠加绿色认证体系与稳定供货能力,成为打开海湾国家餐饮市场的“金钥匙”。贵阳综保区保税业务与口岸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月忠表示,接下来,将会进一步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优化保税物流服务,为企业持续做好服务,推动“黔货出海”提质增效。(文/图 陶陶)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