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印江:优化“三资”管理 奏响强村富民新乐章

去年以来,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源和资产的管理利用,深挖潜力,让闲置资产变身“增收引擎”。如今,一个个曾经沉睡的项目重新焕发生机,强村富民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段时间,在朗溪镇甘龙村蛋鸡养殖场,工人们每天都忙着在捡蛋区分拣鸡蛋、装箱、打包发车。养殖区,现代化设备有序运转,一排排蛋鸡欢快啄食,日产蛋量可达2万余枚,效益可观。
印江优化“三资”管理 奏响强村富民新乐章。
过去,由于各种原因,甘龙村原蛋鸡养殖场陷入停滞,为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进一步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里引入胜兴农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出租闲置蛋鸡养殖场,引入现代化养殖技术和管理理念,采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2023年甘龙村申请衔接资金40万元,盘活了原甘龙村的养鸡场。目前,这个养鸡场的年产值400万元左右,带动了周边5名群众长期就业,每年发放工资15万元,为村的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朗溪镇副镇长陈勇说。
印江优化“三资”管理 奏响强村富民新乐章。
甘龙村蛋鸡养殖场重获新生,不仅按照约定每年向村里支付固定租金,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朗溪镇甘龙村群众任光凤感慨:“我每天来鸡场上班走路只要十来分钟,工资也从2000元涨到了2400元,在这里上班很满足了。”
走进位于合水镇新台村的肉牛养殖场,新建的牛圈宽敞明亮,30头肉牛膘肥体壮,正悠闲地吃着草料。管理人员穿梭其间,精心照料。
印江优化“三资”管理 奏响强村富民新乐章。
据了解,该肉牛养殖场的前身曾是2017年新台村建设的集体经济养殖场,却在2022年因大雪灾垮塌。去年,新台村积极盘活闲置资产,成立资源盘活领导小组,深入研判并形成盘活清单。经多方考察、召开群众会,考虑到村里养殖传统和资源优势,决定将闲置厂房改造成肉牛养殖场。
“我们村去年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71万元,将闲置的厂房建设为养牛场,购买了机器设备,目前存栏30头牛,预计在今年5月份批量出栏。”合水镇新台村党支部书记喻瑞峰介绍,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村干部带头,吸引能人管理,持续推动盘活闲置资产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让集体经济发展变得更有“钱途”。
为拓宽增收路径,该村正探索建立代养机制,对养殖场空栏采取“集体+牧户”的经营方式,为群众提供肉牛“托管代养+育肥出栏”服务,实行统一饲养和管理,开展科学化、标准化养殖,带动大家一起富。
印江优化“三资”管理 奏响强村富民新乐章。
去年以来,印江县强化集体资产管理,秉持“精准核查建台账、分类管理明产权、一案一策强路径”工作思路,重点对2013年以来投入的5677个农村项目和扶贫项目资产进行排查,通过项目确权方式,进一步明晰资产产权,实现集体资产“底清账明”。目前,印江已全部完成应确权项目资产3290个,确权率达100%。
“此外,印江县围绕完善设施、招强引优、优化用途、灵活重组、瘦身增效、强化服务‘六条路径’,成功盘活农村闲置资产66个,涉及资产原值5233万元,盘活率达100%,有效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印江县农业农村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心主任任荣华坦言。
印江县通过优化“三资”管理,让乡村闲置资产“活”起来,为强村富民注入强劲动力,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加速实现。(图/文 梅亚军、任光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