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构建立体交通体系

2024年,瓮安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以增强交通枢纽功能、发挥区位优势作为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有效投资,全力构建“公铁水”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板布河大桥完成主拱圈精准合龙。瓮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铁路建设提速,打通资源运输动脉。作为贵州省首条自建自营地方铁路,瓮马铁路持续释放经济效能。2024年,瓮马铁路瓮安站货物装卸量达85万吨,成为磷矿石、硅石、化肥等资源运输的重要通道。当前,瓮马铁路北延伸线建设如火如荼,乌江特大桥完成主拱基础构造,澜泥司特大桥、板布河大桥、丘坝特大桥等控制性工程接连合龙,珠藏隧道顺利贯通。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联通黔南州矿产资源集运网络,助力贵州融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
绿色转型加速,公共交通提质增效。瓮安县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持续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绿色转型。2024年,全县新增(更换)新能源公交车28辆、新能源出租汽车34辆、新能源班线客车11辆。目前,瓮安县新能源出租车共有1026辆、新能源城市公交车69辆、新能源班线客车21辆,新能源车辆占比持续提升。同时,全县105个居委会和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客运车辆,并通过“车来了”APP实时推送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方向等关键信息,为乘客提供“定时到站、掐点乘车”服务体验。
实施乡村道路窄路面加宽工程。瓮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农村路网升级,筑牢乡村振兴基础。面对强降雨引发的农村公路水毁,瓮安县组织大量人力和机械进行抢修,全力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及群众出行安全。全年农村公路年报管养总里程2682.608公里,完成水毁修复315处。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危桥改造、农村安防工程、窄路面加宽工程、农村产业路等项目。设置县乡村三级路长120名,形成“建管养”一体化机制,推动农村公路向管理严、路域美、服务优迈进,为产业发展和民生出行提供坚实支撑。
水运智慧监管,激活乌江航运潜力。依托乌江黄金水道,瓮安云中港新建2个1000t级货运泊位,设计货物通过量120万t/年,总投资1.25亿元,已完成工程主体建设。投资3.5亿元,开工建设长28.6公里的草塘至云中港集疏运项目。通过智慧水运系统,实施水运信息化高效监管,全面拧紧水运监管“安全阀”。全年开展重要航路巡航检查101次、巡航里程5883公里、检查旅游船舶540艘次、智慧水运巡查102次、巡查监控点位458处、联合执法12次。全年水路运输客运量14,312人次、客运周转量42.936万人公里,水陆联运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新增一批新能源公交车。瓮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定制客运扩容,优化多元出行服务。为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瓮安县新增10台新能源客车,开通瓮安至贵阳、花溪、都匀、罗甸、龙里等8条定制客运班线,共有33辆客车投入运营。同时,强化出租车、网约车市场秩序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加大货运车辆非法改装、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惩处力度,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从铁路骨架延伸,到农村路网加密;从新能源公交普及,到水陆联动提质,瓮安正以“外联内畅、绿色智慧、多元高效”的立体交通助力县域经济大发展。(黄英、李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