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科学家周少奇教授获《自然》杂志专题报道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Nature)杂志在线连发两篇专访文章,专题报道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环境生命科学专家、贵州大学周少奇教授团队的原创科研成果。
周少奇(中)和团队。
第一篇专访文章题目为“REDUCING ALGAL BLOOMS WITH BIOCHEMICAL REACTIONS”(生化反应之功,守护碧水清波),介绍了周少奇教授经过20多年深入研究生物化学反应探讨碳氮磷协同生物减排理论与技术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努力。
周少奇介绍碳氮磷协同减排与富营氧化控制的电子计量方程与计量模型。
文章提到,周少奇教授“开创性地提出了更加精准分析氮、磷和COD同步去除过程的化学计量方程和计量比模型(COD/N/P),详细描述了所谓的反硝化除磷菌(DPB)如何去除营养物质。这一成果基于他在‘电子计量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这种原创方法通过在化学计量方程研究中分析分子间的电子迁移来精准描述化学反应”。
文章截图。
文章同时提到,周少奇教授带领团队发现四种新的反硝化除磷菌(可交替以分子氧、亚硝酸根、硝酸根为电子受体实现聚磷)并开发出创新的生物处理工艺与装备,成功应用于城市污水与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实现工程化与产业化应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第二篇专访文章标题为“CALCULATING ELECTRON FLOW IN MICROBIAL CELLS FOR CLEANER WATER”(微生物细胞内的电子流计算与净水技术新突破),文章回顾了周少奇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起针对全球环境污染治理保护最突出的生物脱氮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开展环境微生物和生物反应器研究,首次发现提出生化反应电子流守恒原理新概念和电子流守恒常数、深入研究生物脱氮电子计量方程、COD/N比计量模型、硝反硝(厌氧氨氧化)、环境领域氮的循环与转化机制,成功推广应用于炼油废水、化肥废水、垃圾渗滤液生物脱氮处理工程的历程。
文章截图。
该文系统对比了100多年来国际上学术文献报道的生物脱氮计量方程及计量模型,与周少奇教授原创理论方法所获系列精准生物脱氮电子计量方程与系统计量模型相比的局限性。
据了解,周少奇教授长期潜心于微生物细胞内基于电子层次的环境生物氮循环和碳氮磷协同减排的电子计量学基础理论研究,在科学机理取得突破后,致力于原创成果的工艺化、设备化、专利化、工程化、产业化等全链条创新,通过专利实施许可与产学研合作进行推广应用。
周少奇介绍生物脱氮电子计量方程与计量模型。
30余年来,他带领团队在炼油废水处理工程生物脱氮优化方面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在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处理工程与应用方面的成果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lPO)杰出专利发明奖和中国专利金奖;在化肥废水生物脱氮与清洁生产工程与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lPO)最佳发明奖和中国专利银奖;在乡镇级村组级散户级农村污水处理方面研发出系列成套关键技术与装备,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在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协同硝化反硝化方面的成果实现工程化应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不仅如此,他还先后获得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世界杰出华人奖等诸多重要科技奖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