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本网原创

看2025贵州两会

贵州省政协委员刘大泯:建议加大苗绣产业扶持力度

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
2025年01月19日14:24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2025年贵州省两会已开幕,人民网推出两会系列访谈,倾听代表委员声音,持续关注两会热点。1月19日,贵州省政协委员、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长刘大泯围绕“加大苗绣产业扶持力度”这一话题接受人民网采访。

作为贵州文化领域的著名专家,贵州省政协委员、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长刘大泯先后出版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专著10多部,并多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学术成果奖。

刘大泯委员。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刘大泯委员。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近年来,刘大泯深入贵州苗绣产业集中的少数民族地区,就苗绣生产现状、存在困难及发展前景进行专题调研。“尽管苗绣等民族民间保护、传承与发展取得了重要成绩,但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冲击下,部分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正悄悄消失。”刘大泯说。

刘大泯表示,为推进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早在2013年,贵州就启动实施了“锦绣计划”工程。该工程通过“公司+协会+绣娘”模式,建成合作社1354家,带动50多万名妇女就业,实现年产值近百亿元。

然而,因创作周期较长,贵州传统苗绣主要生产者大多为40岁以上的绣娘,苗绣技艺可能面临传承的断代危机。与此同时,随着外来文化渗透和影响,大量新产品涌现在农村,取代了费时费工的传统工艺,加之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有限,贵州苗绣难以有效拓展发展空间。

“苗绣是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它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技巧,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刺绣中的最高水平。”刘大泯建议,在2018年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基础上,出台关于发展和保护贵州苗绣产业的政策意见,以更高目标、更大格局、更有力措施推动苗绣产业发展。

刘大泯在松桃苗族自治县苗锈产业基地调研。受访者供图

刘大泯在松桃苗族自治县苗绣产业基地调研。受访者供图

刘大泯认为,传承人培育是贵州苗绣产业的根本,地方政府可通过传承技艺、文创技艺、“文化+营销”等培训,造就一批苗绣产业全方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各级职业院校也可开办苗绣班,培养用现代知识发展传统苗绣的人才。

刘大泯还建议成立贵州苗绣行业协会,以解决分散生产经营问题,引导苗绣产业整体提升。同时,积极运用现代生产技术,在苗绣设计中融入时尚理念,并通过互联网平台打通产供销渠道,促进贵州苗绣商品产业化转型。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