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丰硕!科技成果展览展示暨供需服专场路演活动圆满收官

1月10日,贵州科学城科技创新暨“四城”联动交流周系列活动之科技成果展览展示暨供需服专场路演活动——“新能源、新材料”专场在贵阳高新区链·世界展厅举行。
路演现场,中南大学、贵州大学、贵阳学院、贵州省材料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做科技成果推介,贵州佰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做技术需求发布。
中南大学技术总工林程坤就“一种基材表面自清洁涂层材料”做推介。该技术可解决户外建筑和车辆的污染与老化问题,提供3至5年自清洁效果。相比氟碳涂层,新技术抗静电和清洁能力更强,已应用于光伏项目和公共设施维护等多领域。
来自贵州大学的范璐钦围绕“清洁能源发电系统参数辨识与建模仿真”做推介。该项目通过群体智能最优化电池方法,精确建模风电机组等新能源设备的运行特性,并开发了配套建模软件,显著降低模型误差,确保新能源场站的仿真数据满足国家和电网公司的高标准要求。帮助电网安全稳定计算,减少新能源接入引起的波动风险。
贵州省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徐定红围绕“磷石膏活化调控及应用”做推介。该项目聚焦磷石膏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磷石膏高价值转换,替代了传统填料,提升了材料的性能。解决了磷石膏分散性、稳定性、兼容性和功能性四大问题,为省内磷石膏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贵阳学院蔡思雨教授围绕“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做推介。其项目采用表面腐蚀方法生成活性材料,利用高价锰离子反应生成钴镍基电极材料,并通过锰掺杂增加活性位点,使正极材料具备高能量密度和优良倍率性能。相比传统方法,新技术能更高效地存储和释放能量,显著提升电池性能。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肖仁贵围绕“短流程亚临界结晶法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与其工业化应用”做推介。项目使用磷酸亚铁和磷酸锂,并利用亚临界结晶技术以肥料级原料制备电极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新工艺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提升了材料的导电能力和产品均匀性。
贵州佰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顺勇围绕“无机物、氧化物、钠铝材料研发、研磨、加工”做技术需求发布。他表示,公司专注于低熔点玻璃粉及其他高新材料的研发与销售,产品应用于电池浆料、电子浆料等领域,在无铅化研究中有显著成就。尽管市场份额高,但仍面临技术研究和资金设备问题。未来将聚焦高频陶瓷材料和电芯封装材料研发,希望能借此机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提升技术能力。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武晓介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她说,技术经理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关键作用,当前技术成果转化面临“不能转化、不敢转化、不会转化”三大难题,呈现出高校专利转化率低,企业转化率高的情况。为此,她建议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设定科研方向,并加强技术经理人培育,通过技术经理人建立起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信任关系,以促进长期合作。
路演中,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与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意向合作协议。
“此次系列专场路演活动聚焦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贵阳贵安‘1+6+1’重点领域,展示了来自省内外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189项成果,其中30项通过现场展示和讲解吸引了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关注,25项重点研究成果的实物展示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到了科技成果的魅力,另外134项最新成果的推送匹配,帮助企业获取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技术信息,促成了20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意向协议和7份技术需求撮合服务意向协议的签署,可以说是成果丰硕。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一张网一平台一生态’服务体系,致力于将贵州科学城建设成科技创新高地,为全省‘六大产业基地’及全市‘1+6+1’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台阶。”贵州科学城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王轩禹)
来源:贵阳高新区官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