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工匠”华兴:解锁“水密码” 刷新“生态圈”

2024年11月04日10:16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2012年,石阡县河坝镇安家寨的村民顶着烈日帮助钻井队把机械设备搬运到地里,已经进入9月,整个寨子还像火炉般炙热。

这个夏季,如同天气一样让安家寨升温的,还有贵州省地质调查院钻井队的进驻,人们用渴盼的目光关注着这支队伍,想看看钻井队究竟怎么从干裂的黄土地里钻出清泉来。

一时间,安家寨村民屏息凝神。

因钻井需布设在连绵的群山深处,一面是省内专家对成井可能性的质疑,一面是村民对用水的迫切需求。地下是不是真有水源,钻井队能不能找出来?

压力也在这儿。

“钻井队进驻之前,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并没有具体目标。”从2012年8月初到9月30日,时任贵州省地质调查院钻井队工程技术负责人的华兴清楚地记得那些在安家寨的日日夜夜。

1、打水。

打水。

“我们到安家寨后积极走访当地群众,对当地的地质水文结构重新深入调查了解,反复分析成井条件,研讨可行性方案。”华兴回忆。安家寨有常住人口2000余人,人畜饮水、灌溉用水,一直是困扰他们多年的头等大事,缺水状况几乎覆盖整个村。

这一困境,直到华兴和钻井队的到来,终于迎来了转机。

在钻井队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60天的日夜奋战,顺利完成凿井任务。当清澈的泉水从井口喷涌而出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华工,一定要抽时间来安家寨做客,我们这里的柚子、李子、蜂蜜可甜了……”此后的10余年,华兴经常都会收到安家寨村民的邀请信息。

如今,有了水源的安家寨,不但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还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2、调研。

调研。

这仅是华兴职业生涯的一个缩影。从事地质调查工作17年来,华兴和团队一起背负着沉重的测流仪器设备,徒步穿梭于山间,寻找那些隐蔽而珍贵的地下水源。迎着朝阳出发,踏着夜色而归,成了他们的生活常态。最终,陆续完成了各地的调查工作,成功获取了地下水的可利用资源量,为贵州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撑。

贵州是全国生态文明省级示范区,立足资源禀赋,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贵州省地质调查院作为全省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的中坚力量,更是责无旁贷。17年来,华兴作为地质调查院主要参与人员投身其中,从黔西南到六盘水、从黔东南到毕节,从黔南到遵义┄┄他用脚步踏遍了贵州的山山水水,积极探索研究各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条件,总结地下水赋存与运移规律,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更高效的配置。截至目前,共探明地下水资源102.62亿立方米/年,查清地下河120余条,发现矿泉水点144处;累计实施钻井68眼,总涌水量18060立方米/天,实施引泉供水37处,地下河提水1处,直接解决18.7万名缺水群众的饮水难问题。

3、调研。

调研。

“地下水污染防治是生态环境保护最难攻克的堡垒。”华兴坦言。受地下含水层岩性特性影响,地下水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难恢复性。与地表水污染相比,其污染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

作为地下水专家,面对地下水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华兴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深入调查、科学评估。先后参与了盘州宏盛化工、开阳双流化工、黔南瓮福化工、金沙陇纪河等多项地下水调查项目应急排查工作,对每一个重点“双源”细致走访,确保了精准溯源、精确治理。近年来,地下水环境调查工作覆盖了146个矿区、近500个污染源和潜在污染源、约100个千吨万人级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地、7个省级化工园区及相关企业257家,为贵州省地下水污染防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为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质量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4、授课。

授课。

科技创新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长期以来,华兴致力于岩溶地下水的流动、分布和变化规律研究,不断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在权威期刊发表EI学术论文,为贵州优质矿泉水的勘察与成矿机理的总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合作出版的专著《乌蒙山区岩溶地下水资源与扶贫找水示范》,对乌蒙山区岩溶发育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与水资源现状进行了深刻全面的分析研究,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支撑;积极参与地质调查相关技术创新与设备创新研发工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极大地提高了地下水监测的准确性和便捷性;主持编制30余部科研报告,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天道酬勤,业道酬精。通过多年的努力,华兴先后荣获贵州省科技技术进步三等奖、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二等奖、中国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贵州省地矿局地质科学技术三等奖、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贵州省地矿局“优秀人才”、“贵州工匠”等荣誉和称号。

5、获奖。

获奖。

2018年,业务精湛的华兴被组织委以重任,担任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副总工程师、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所所长。继续投身于贵州省大生态战略和地下水自然资源中心工作最前沿,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贵州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贡献科技力量。(文/蔡宇飞 图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