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黔南州:林下茯苓喜丰收,“土疙瘩”变“金元宝”

2024年07月26日14:59 |
小字号

近年来,黔南州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全州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2.29万亩,产量16.79万吨,以茯苓、南板蓝根、石斛、砂仁等中药材为主,实现“两山”双向转换,林地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千年之松,下有茯苓”,茯苓是我州种植面积过万亩的规模单品之一,种植面积达5.2万亩,重点打造“三独平”为茯苓中药材主产区,独山、都匀菌种制作、产业加工、产销一体的茯苓全产业链条建成并投产。盛夏,茯苓已陆续进入采收期,目前全州已完成采收0.88万吨,产值0.96亿,棕褐色的“土疙瘩”成为带动村民们增收的“金元宝”。如:都匀市匀芝林公司种植茯苓一千二百多亩,现已完成50吨的采收,预估采收达500吨,今年产值将超过300万元,带动200人增收;独山县绿品源公司发展茯苓一千多亩,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就业300余人;长顺县知森公司,依托贵州大学林学院科研技术平台开展林下茯苓种植2503亩,形成“高校+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带动群众参与务工人数为1260人。林下茯苓种植点“绿”成“金”,有效盘活林地资源,带动当地百姓就业增收。

下一步,黔南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广阔的林下空间,积极发展茯苓等林下中药材产业,力争2025年我州林下茯苓种植规模达到8万亩以上,提高黔南茯苓品牌曝光率和知名度。(贵州省林业局官网)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