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聚焦四大发力点 全力打造“贵南”阳光休闲旅游目的地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2024年“五一”期间,贵州省罗甸县大小井风景名胜区成为众多省内外游客心仪的旅游目的地。景区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36.3万元。旅游经济成了大小井村又一支柱产业。
大小井景区游人如织。
罗甸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胡永文告诉笔者:“五一”小长假期间,罗甸县累计接待游客总人数4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35亿元。
近年来,罗甸依托暖冬气候和大水面资源优势,主攻大健康养生、水上垂钓游乐、乡村旅游三大核心业态上,进一步深挖优势、集成优势、放大优势,全力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质量,确保罗甸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持续深入做好“资源、客源、服务”三篇文章,锚定“康养罗甸·垂钓胜地”发展定位,全力打造“贵南”阳光休闲旅游目的地。
红水河景区。
发挥比较优势,精准聚焦打造核心业态产品。为此罗甸精心推出“暖冬康养、水上垂钓、夜游湖城”等地方特色旅游,倾力打造专属罗甸“阳光、运动、甜蜜、慢生活”的“4S”旅居生活,培育以“医、养、健、管、游、食”为支撑,精心打磨“暖冬”+、“水上”+、“夜间”+等旅游新业态,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大提质。推出了大小井风景名胜区—麻怀景区—大关村;红水河景区—寓农山谷;玉湖康养度假区—夜游湖城;肖家坨冰臼群—三叠纪大贵州滩—越秀山庄;罗乐寨—寿仙宫—新艾滩五条精品旅游路线。让游客在罗甸,不仅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还能享受惬意的休闲之旅。
湖城罗甸。
突出项目为先,加快市场培育,精准聚焦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坚持抓项目、兴企业,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快经营主体培育,做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以旅游“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坚持科技赋能,罗甸元宇宙数字小镇项目建设,云旅游等新业态不断升级提质,同时结合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大力开发健康医药、休闲食品、美容保健、药膳养生、中医理疗等产品,抓好县城玉湖岛建设,打造集养生养老、水上垂钓、旅居度假、夜间经济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多功能区,成功举办全国垂钓大赛、中国桨板比赛、贵州举重比赛等大型赛事活动30余场次,新增涉旅经营主体500多家。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红水河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小井省级风景区为支撑“一心两翼多点”旅游发展布局。
“我们通过挖掘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在保持景区原生态的情况下对景区扩容提质,实现以文化搭桥,以旅促融的局面。”沫阳镇大井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黄安说起对大小井景区的发展,信心满满。
湖城夜色。
突出需求为纲,狠抓宣传营销,精准聚焦发掘客源市场需求。罗甸坚持把宣传营销作为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一招,持续讲好罗甸文旅故事。创新传播方式,做好新媒体的营销推广,建设“罗甸文旅”宣传矩阵,常态化抓好旅游营销宣传,突出重点时段、重点节点,提升精准触达能力。以“绿博黔南康养之州2024中国黔南体育旅游欢乐季系列赛”“奔跑贵州”山地跑系列赛总决赛等为载体,成功举办多场全国性赛事,同时多次邀请网络达人、媒体大V到罗甸采风打卡,大力宣传罗甸旅游。吸引外地游客前来罗甸游玩。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聚集了人气,提升了罗甸知名度和美誉度。2023年,罗甸旅游全年接待过夜游客突破64.43万人次,同比增长27.79%,增速居全州前列。
罗甸县大小井风光。
强化要素保障,精准聚焦旅游服务能力提升。通过不断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消费体验,着力解决旅游服务质量不优等问题,以无微不至的周到服务呵护流量、争取市场,让罗甸“4S”旅居生活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实施了火龙果康养特色村庄农旅融合项目一期、大井村农旅融合旅游产业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县级公共图书馆新馆、环城健身步道项目等项目。成功创建“中国长寿之乡旅游文化服务示范县”,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各1个,在项目引领、市场培育、业态丰富、旅游服务等方面都实现新突破。为推动全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扎实做好‘资源、服务、客源’三篇文章,深挖旅游资源禀赋,吸引各地游客到罗甸来康养旅居、休闲度假,乐享‘阳光罗甸’的惬意慢生活。”罗甸县高原千岛湖水利风景区管理处处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陈芳说。(图/文 黄呈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