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思南视窗

贵州思南周寨村:擘画乡村振兴新未来

2024年06月24日14:38 |
小字号

这个夏天才刚刚开始,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却已经“热”了很久。一大早,村民白金会就在村里的育苗大棚里忙开了,红薯育苗工作到了收尾阶段,现在他们忙着整理土地,开始轮种夏季果蔬。这几年来,她几乎从年初一直忙到岁末,干不完的活,赚不完的钱,虽然身体累,但她心里却是热的。

常年在外务工的周寨村村民杨胜权心里也被暖到了。今年3月,周寨村通过线上直播村民会议,让杨胜权这样在外的周寨游子能够直接了解到村里的发展和国家的政策,人虽在外,心中的挂念有了依托,心里能不热吗。

这样的“热”景象在周寨村数不胜数。红薯基地里迎风摇曳的红薯苗、时刻不停歇的红薯酸辣粉生产线、一波又一波前来研学的队伍……都让这个曾经的贫困村不断焕发着活力,这片土地充满勃勃生机。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近年来,思南县周寨村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通过发展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石,创新基层治理赋能乡村振兴,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正在进行酸辣粉生产 (1)

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正在进行酸辣粉生产。

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曾经的周寨村要基础没基础,要产业没产业,要资源没资源。村民们世代种植红薯,过去由于缺乏市场和销路,红薯被用来当作禽畜饲料使用。2018年,当地引进春晖人士张诚返乡创业,成立了以红薯选育、种植、淀粉加工、生产粉丝、产品开发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使红薯产业成为周寨村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致富的高效产业。

目前依托高标准红薯粉加工企业,周寨村还发展起了肉牛养殖场、红薯酒厂、饲料厂、大米加工厂。红薯渣、红薯藤是肉牛的主要饲料,牛粪则回收到基地种植红薯、大米,把当地产出的小红薯“物尽其用”。

目前周寨村已经实现了土里种红薯,田里种优质水稻,山里种牧草,圈里养肉牛,厂头做加工的循环产业链,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多环节发力,纵深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加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通过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发展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农业产业增值收益。

在周寨村,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年轻的家庭主妇们可以在公司流水线工作,年龄较大的村民,可以在公司各个基地上班,实现家门口赚钱。已经上70岁的老人,则可以通过肉牛代养方式增收致富,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

2023年思南红薯销售额达3.4亿元,年创税收1000万元以上,签订种植合同近8万亩,收购鲜红薯近10万吨,带动农户6607户约3万人,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村民会议直播现场 (3)

村民会议直播现场。

创新基层治理赋能乡村振兴

治理越有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就越好。

“云端村民会”乡村治理变“智理”。“村里的进村公路完成白改黑了,以后村里的老人家出行都要方便、安全些,以后也会越来越好。”自今年3月起,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周六晚上8点,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的村民会议网络直播准时开播,村党支部书记张诚在直播间里为村民们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村里发生的“新鲜事”,详细解答村民反馈的问题和建议等相关事宜。

“只要点进直播间,在家就能知道每次开会在讲些什么了,对村务动向也清楚了,知道村里的各项工作安排,有问题也可以去提,又方便又快捷。”村民张珍羽对这种新方式交口称赞。

今年三月,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结合实际,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把村民会议搬到网络直播间,让远在他乡的村民“云参会”,建立起“事前了解民意、事中全程直播、事后反馈总结”的村务处理流程,从此外地“游子”与家乡发展也有了联系的纽带,大家的参与感更足,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通过在直播间征集民意,村委会进行记录,梳理出村民的‘心愿指数’,然后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其细化为破解民生难题的‘服务清单’,切实解决村民的烦心事、操心事。”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党支部书记张诚坦言,对于村集体的事务,村民参与度不高,甚至有的到事后才知晓,监督效果有所欠缺。现在,通过网络直播,村民会议走向“云端”,在家或是外出务工的村民都可以通过观看直播建言献策,参与的人数和线上踊跃发言的频率都非常高,效果非常好。

周寨村上寨新建的红薯育苗基地

周寨村上寨新建的红薯育苗基地。

周寨村村民杨胜权常年在外务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平时也很想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但无法实现。现在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开村民会议,让他也能及时了解村里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

“在直播间可以自由发言,比如自己有什么诉求有什么想法,我们都可以提出来,让我们在外面打工创业的人直接了解村里面的发展情况,能够切身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去。”如今,杨胜权已经成了村民会议直播间的忠实“粉丝”,在直播间了解到的村规民约、相关政策,他都会第一时间和年迈的父母传达沟通。

周寨村紧扣关键环节,在选好人、议好事、履好责、公示好上“下功夫”,让参会群体多元化、与会方式多样化、会议流程规范化、结果公开常态化,真正实现聚民心、汇民智、解民忧的目的,全面提升村务规范化水平和群众的满意度。

“参会的人群有我们本村的村民、周边村的村民还有全国各地的一些网民,每场都有一万多参观人数,大家可以通过直播平台相互交流学习,还能通过直播平台,引导广大村民行使‘主人翁’权利,参与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为乡村治理提供新模式。”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党支部书记张诚说,直播间不仅着眼惠民政策的大事,也关注群众房前屋后的小事,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邀请水电、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工作人员来到直播间,有针对性地解答与大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周寨村村支两委线下对村民反馈的问题进行回访 (2)

周寨村村支两委线下对村民反馈的问题进行回访。

小积分激发村级自治大效能。为持续激发村级自治效能,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结合本村制定的《村规民约》,周寨村积极探索“积分制+矛盾纠纷化解”基层治理模式,通过矛盾纠纷化解中运用积分制,让基层矛盾纠纷,尤其是邻里纠纷、婚恋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周寨村成立了由周寨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周寨村民代表、组长、党员组成的积分制管理评定小组,每月对周寨村网格员提交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结果进行集中审核,将每月统计各网格矛盾纠纷化解情况,统一提交积分制管理评定小组进行积分登记,一季度一汇总一评比,对积分排名靠前的农户,通过以“积分”换商品的兑换方式给予适当的奖励。目前,通过这种模式主动化解矛盾纠纷近10次。

周寨村“积分制管理”充分发挥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作用,以村民自治为中心,以积分制管理为抓手,通过“小积分”汇聚“大能量”调解“大矛盾”,用“小积分”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构建和谐平安周寨,2023年11月,周寨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据统计,2018年,周寨村人均纯收入7600元,2023年该村人均纯收入26000元,增长率为242%;2018年,周寨村的撂荒土地有350余亩,2023年该村无闲置土地;2018年,周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12.5万元,2023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增长率为1100%。

当前,周寨村正迎来发展“薯”光,产业欣欣向荣、乡村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图/文 孙磊)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