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人民日报看贵州>>陈隽逸

走近基层文艺工作者

2024年03月21日08:5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

■ 孙嫚君 贵州省毕节市

我参加工作后一直做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至今20多年了。我是学舞蹈的,早些年在市里的艺术团做舞蹈演员,常常随团到乡镇表演,后来在市文化馆做歌舞演出的导演和编导,成为送文化下乡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角色虽然变了,但参与感更强了。

每个月,我们都会组织文艺活动。今年春节期间,市文化馆组织了写春联活动,安排了摄影展,还为村民照了全家福,大家都很开心。有时也进行文艺演出,大约有十几个节目,通常持续一个多小时。时间虽不算长,但前期会筹备一个月左右,确保为群众表演的节目足够精彩。

毕节市少数民族很多,每次到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我们都会为他们准备特别的节目,比如彝族舞蹈、苗族歌舞等。遇到特别的节日,比如彝族年、苗族花坡节等,演员们也会去现场,唱歌跳舞,营造欢快的节日气氛。

为了吸引更多人流,让场面更热闹一点,我们表演的主要场地是村民广场,或者老百姓家门口宽阔的地方。有时,演出会融入政策宣传,比如城乡居民医保政策、法律法规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

做基层文艺工作多年,我明显感受到老百姓参与度的提高。过去帮助村民排练节目,他们虽然乐于参加,但感觉只是当作消遣,完全不放在心上。而现在,群众会自己花钱去买演出服,提前排练,力求更好的节目效果。

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过去他们常常是坐在台下,被动观看。而现在,他们更加渴望在舞台上展示自我。有一次让我印象很深,当我们表演完,村民强烈要求我们留下来,看他们跳的广场舞,我们欣然答应。

村民的温饱问题早就解决了,我们要做的是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每到基层,为老百姓送上丰富多样的节目,并且得到认可,我会感到非常满足。我打算继续做群众文化工作,毕竟对于我这样的文艺工作者来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本报记者 陈隽逸采访整理)

原刊于《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3月21日 第 12 版)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