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十年奋进勇毅前行 幸福玉水大有可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德江县玉水街道办事处自2013年12月31日成立以来,转眼间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保持定力,对冲压力,团结带领街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全街道发展环境得到了大提升,对外形象站在了新高度,呈现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社会事业稳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群众生活呈现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德江县城市一角。
十年守正创新,基层党建焕发新活力
十年来,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法,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促进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1+4+N工作模式,在全县率先打造碧桂园红色物业党支部,采取“业主点单、支部派单、物业接单”,畅通民意诉求反馈渠道,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形成“红色物业”治理模式,构建了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为纽带、经济组织为支撑的社区基层组织体系,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彻底解决了居民群众最关心的物业管理难点、痛点问题,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氛围更加浓厚。
街道党工委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协助村(社区)筹措资金、激发内生动力、找准比较优势、盘活闲置资源,建成了团结社区忆泉谷山泉水厂、成立玉水街道兴村富农公司、推进建设坡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年收益平均达到10万元,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街道党工委致力于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年轻优秀党员的培养,努力锻造一支有能力、重实干、敢担当、善作为的基层队伍,通过换届,村(社区)干部平均年龄得到优化,平均学历得到提升,实现了村级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综合素质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明显提高。
十年披荆斩棘,市域治理获得新突破
过去十年,是德江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十年,同时也伴生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玉水街道既位于县城区中心又是北城建设的主战场,面对复杂的社情民意和维稳压力,街道党工委通过不断探索,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五个一批”(发展就业稳定一批、宣传教育警示一批、矛盾调处化解一批、责任包保管控一批、依法打击震慑一批)工作方法,引导特殊人员自主创业12人,工厂上班50人,为特殊人群重新回归社会提供了平台,有效预防了再次犯罪。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加大普法力度,通过群众会、法治进校园、敲门行动等多种方式,宣传法律法规和开展法律咨询,进一步增强了居民法律意识,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通过“县、街道、社区”三级包保,“情、理、法”三层融合,“劝、解、帮”三效发力,以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为重点,十年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上万起,其中跨度时间最长的信访积案达9年。6.23意外死亡事故一次性调处成功,创造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玉水速度”。精准锁定重点人员,制定稳控方案,明确管控责任,细化管控措施,有力控制了案件发生。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街道刑事发案明显降低。
生产车间内部。
十年初心不改,民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十年来,党工委牢记宗旨,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促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协助完成四小、七小、八小、九小等4所小学、3所幼儿园的建设工作,使困扰城区学校多年的“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化解。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校园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全县唯一一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落户玉水,新院区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打造,开放床位1000张,设施设备明显增强,院区环境显著改善,医疗水平大幅提升,群众不出街道就能接受全县最好的医疗服务。新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10个,曾经“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以创建卫生县城为抓手,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做好玉溪河、马蹄河、潮水河水源点等流域巡河清淤、清污工作;对辖区乱停乱放、乱堆乱摆、占道经营开展常态化清理,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提升,群众认可度获得感进一步加强。按照“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要求,建设党群服务中心7个,实行“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为等待办事的群众免费提供书籍,设置便民服务箱、爱心雨伞,适时开放冷暖空调,营造了舒适温馨的服务环境,为拉近干群关系搭建了“桥梁”。
德江县人民医院。
十年踔厉奋发,城市建设打开新格局
成立之初,街道还处于老城区拥堵、新城区荒芜的局面。十年来,党工委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全力做实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顺利完成了厦阡社区棚户区安置地建设、德江县玉溪河改造建设、街心花园老电影院﹙原建设路﹚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北京中路(黑沙坝段)于2022年改扩建完工并投入使用,标志着连接南城北城的主干道全面贯通,城市交通得到极大改善,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保障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并驾齐驱,全县规模最大的廉租房小区——红砖厂小区,可容纳1500余户住户,入住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时代上城、碧桂园、麒龙等多个住宅小区建设拔地而起,大量居民搬迁入住,城市体量逐渐加大,城市发展不断向北拓展,县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提出的“疏老城、活新城”在玉水得到进一步落实。
红色环球港。
落户玉水的环球港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德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化商业档次,成为德江县城核心商圈。同时,辐射各乡镇以及周边县城,全方位满足群众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生活需求,为德江打造商业之城提供强有力支撑。
2019年12月10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德江县从玉水街道析出设立安化街道,更好地促进了区域经济、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推进德江城市化进程,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年勠力同心,两场战役取得全面胜利
街道党工委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拔穷根、摘穷帽,脱贫攻坚战果丰硕,成效明显。
建成了全县最大体量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楠木园社区,按照“一架构三清单”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公共服务保障、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等“五个体系”,为实现党的领导、居民自治、后续服务全覆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组组通公路20条38.64公里,新建连户路3.4万米,实现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全部通硬化路。实施“五改”2400户,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安装自来水管道14.7万米,新建蓄水池4个,彻底缓解了群众饮水问题。聚焦农村产业发展。在建设坡村实施建成高标准农田152亩,较往年每亩综合节本增效100余元。发展红心李种植450亩,产量1万余斤,产值3万余元,带动110户群众共同发展。水车坝玉溪蜜柚产业园区进入丰产期,单株产量已达35斤以上,产量4万余斤,带动群众14户,其中脱贫户4户。如今,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群众思想实现了质的飞跃,贫困标签被彻底撕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十年辛勤耕耘,十载春华秋实。十年来,玉水街道历届领导班子带领辖区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实现了玉水跨越式发展,攀登了一座又一座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十年征程乘风破浪,十年奋斗只是序章
未来,玉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贯彻新思想、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紧扣“一心五城”奋斗目标,围绕“幸福玉水”工作方向,为奋力谱写城市德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玉水力量。(图/文 李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