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自治县江龙镇:院坝协商助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镇宁自治县江龙镇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着力点,以推进“院坝协商”工作为主抓手,通过实打实调研、面对面协商、肩并肩作战,努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助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院坝协商议事会。
“实打实”调研,把问题找出来。变以往被动了解情况为主动收集诉求,把“群众有事找政府”转为“干部主动找群众”,把传统的“信访、电话、网络”沟通模式变为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构建平等、轻松、愉快、便捷的平台,让群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正把问题症结搞清楚,把需求诉求谈透彻。
“面对面”协商,把措施议出来。以“固定+移动”的方式选取好协商场所,结合协商人员实际情况,按照就近,就地、方便的原则,在村寨、院坝以及田间地头等地方和群众进行面对面协商,既做到因地制宜,又突出地点特色,形成了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在开展协商过程中,积极借鉴村规民约中好的做法,加以规范引导,推动形成村级院坝协商议事会流程图,坚持“干群共商”“广泛协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汲取和利用民智解决问题,结合基层最真实的声音、最迫切的需求、最优化的建议,“干群共商”达成共识,努力实现由“少数人说了算”转变为“大家商量着办”。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推动、监督干部广泛学习、深入调研、精准发力、有效反馈,做到能现场答复的现场答复,限时办理的高效办结,联动办理的及时反馈,实现诉求反映有问有答、政策解释有理有据、问题解决有头有尾。
院坝协商议事会现场。
“肩并肩”作战,把成果干出来。在问题办理中,注重激发群众主动性和能动性,变“干部干,群众看”为“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群众的事情大家一起办”。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协商,提出最优化的解决措施,让各个主体承担各自的责任,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有效机制,形成基层治理人人有责,社会发展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院坝协商,在东、西门社区就环境综合整治及规范车辆停放等问题开展院坝协商,使环境卫生及乱停乱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乡贤寨老、村民代表就该社区规范办酒召开院坝协商会议,一致同意自觉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厚养薄葬等社会新风尚,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促进乡风文明好风尚。
通过“院坝协商”,既为党群双方搭建了良好的双向沟通平台,又为村民之间增进“邻里情”搭建了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大至共商产业发展,小到为调解群众间矛盾纠纷而建言献策,让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有了“反映处”和“解决处”,切实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文/图 罗雪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