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黔西南州民宗委视窗

册亨县陂鼐古寨:团结共建美好家园

2023年12月11日10:51 |
小字号

初冬时节,阳光明媚。天空蔚蓝,干净澄澈,棉花般的白云,缓缓飘荡。群山环绕,绿荫覆盖,黛瓦石墙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老的青石路,泛着青光,岁月的印迹,述说着久远的故事。潺潺的流水,静静地穿村而过,几只鸭子,在水面嬉戏,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一幅山乡村居美景画卷尽展眼前。

陂鼐古寨位于册亨县冗渡镇威旁村北面,距县城34公里。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85.6%,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村寨。寨子幽静雅致,古树、古桥、古祠、古屋,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怡。享有3A级旅游景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对不起了!我不该乱责怪你。”

“不要紧,哪个都会有搞错的时候。”

“要感谢老杨,及时帮我们调解清楚!”

老杨名叫杨昌华,当了二十多年的老支书。村里哪家有矛盾,邻里间有纠纷,都找他解决,请他评理。每次杨昌华都耐心听取双方意见,妥善劝解,使双方生气而来,高兴而归。大伙都对他的工作直竖大拇指,自然地约定俗成,有事就找“老杨调解室”。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调解好各民族群众间的关系,化解邻里间的误会事、揪心事、烦心事,凝聚人心,能有效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左邻右舍鸡毛蒜皮的事,有矛盾纠纷,及时调解,避免因小变大。乡里乡亲的,都是直人,服软不服硬,把道理讲清楚,相互道个歉,赔个不是,又成好兄弟了!矛盾消除了,各民族群众团结了,大家就能齐心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了!”杨昌华每次调解完一件纠纷,都有这样的感慨。今年来他已经调解20多件事了。良好的民风民俗为古寨发展奠定了基础。

“石墙古巷的寨子,古朴悠雅;爬满青藤的老屋,装满了沧桑。在这到处是古韵的村庄里,处处都有美不胜收的回味,忘却了城市的喧嚣!”来自北京的王先生,兴奋得不时举起相机拍个不停。

600余年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是陂鼐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迷人的村寨,浓浓的乡愁,吸引越来越来多的游客走进陂鼐,心弦撩动,流连忘返。村里乘势而为,利用“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八”等民族节庆开展舞草龙、高台舞狮、八音坐唱等非遗文化展演,以及古寨探宝,山地车友会、“庆丰收·促和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推动民族文化融入新时代,赋予现代感和生命力,传播向广阔的远方。

随着旅游热的兴起,陂鼐名声越来越大。江苏等地的客商到村里流转房屋兴办民宿,目前,村里已建有“河边田边”等5家民宿,还有客商不断来签约。民族节日、特色小吃、民族风情,让各民族同胞欢聚在一起交往交流交融,成为民族文化乡村旅游打卡地。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村集体收入实现20万元,人均收入12000元以上。

“我们村寨越来越漂亮,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大家的精气神比以前好多了。今年国庆节,我们‘妈妈女团’实现到北京天安门观看升国旗的梦想了。”寨里的“妈妈女团”成员李昌兰开心地说。

乡村振兴,不仅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也要富足。传统文化、时尚文化、农耕文化融合发展,民族文化、自然景观、民风民俗,各种元素相得益彰。返乡创业青年王元成心系桑梓,积极鼓励组织古寨妇女成立“妈妈女团”,自发投入到家庭环境整治,掀起庭院美化的热潮,改善了陂鼐民族村寨的人居环境,促进美丽乡村提档升级,为古老的村庄注入灵魂。一群善良的人,做起了“善良的菜”,赢得了特别善良的爱。如今,“妈妈女团”不但在民宿、草莓园劳作,还获得德国玫瑰花钩针项目订单,正在认真培训学习,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实现民族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陂鼐古寨古色古香的民居与迷人的山水天然融合,形成优质的文旅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完善的配套服务,成就沉浸式体验的载体,正转化为推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可持续动能。”冗渡镇副镇长安国贤说。(黔西南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