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思南:架起“连心桥” 奏响“惠民曲”

“有了这座桥,我们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时方便安全多了”“以后我可以自己去学校和回家,不用妈妈接送了,妈妈可以安心工作,也不用担心我过马路危险了”“这真是一项为群众办实事的好项目……”近日,在思南县田秋小学门口,不少家长和学生为学校门口新建好的一号人行天桥纷纷点赞。
工人们正在给田秋小学一号人行天桥进行收尾工作。
据了解,田秋小学位于思南县关中坝街道,在校师生2500余人。该校东依杭瑞高速思南东站,往西直连乌江三桥进入思南县主城区,因此校门口路段是进出思南东大门的交通要道,车流量较大,特别是上下学高峰期经常出现人车争道问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自人行天桥开工建设以来,便得到了周边居民及学校师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工作人员正在对田秋小学二号天桥的孔桩施工。
“校门口这里属于三角区、丁字口,学生进出门都需要过马路,就比较担心安全问题,修了天桥以后,车行道和人行道分开了,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方便多了、也安全多了。”学生家长苏才艳高兴地说。
“对于校门口的人行天桥我们也是期盼已久,建好以后师生出行更方便,安全更有保障,我们对学校也更放心,接下来我们会加强引导,让师生和家长规范出行。”田秋小学老师黎小红说。
家长和学生们通过田秋小学一号人行天桥。
思南县聚焦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召开相关会议,进行现场调研查看,经过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决定在人流量和车流量较为密集,交通压力较大的县第一小学后门路段、田秋小学门口路段修建人行天桥,着力改善和解决群众出行需求。
目前,田秋小学一号天桥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二号天桥和县第一小学后门人行天桥建设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在2024年的1月份完工通行。
田秋小学的学生们陆续走出校门。
“人行天桥工程是我们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推进的治理项目,人行天桥建成投运后,将彻底打通一直以来困扰学校师生和附近居民生活的‘堵’点,让师生往返学校不再为‘横穿马路’而担心,也给周围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新变化、新成效。”思南县市政公用设施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剑说。
正在建设中的思南县第一小学府后街人行天桥。
一座座普通的人行天桥,演绎着一个个惠民的故事,思南县委、县政府在民呼我应、民需我行中将“民声”变成了“掌声”,推动大小“民生事”切实落地,交出民生幸福“高分答卷”,持续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图/文 陈敏、孙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根根翠竹铺就特色致富路(美丽中国·“以竹代塑”在行动②)
- 核心阅读 地处黔北的贵州省赤水市,全域277.8万亩土地,竹林面积达到132.8万亩;常住人口近23万,从事竹产业的就有18万左右。近年来,赤水市发挥竹优势、做好竹文章,在长江上游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为当地百姓铺就一条特色致富道路。…
-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一年多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蹄疾步稳—— 跃上新高度,“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开建新项目,平陆运河正式动工,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最便捷水运出海通道; 运行新线路,“重庆—万象—新加坡”铁公联运班列、“成都—钦州—泰国”铁海联运班列、“贵阳—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中亚班列等开通;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嘱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正加快推进,迈向高质量发展。 全链条、大平台、新业态,重庆、四川、贵州等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参与地区,不断创新运营组织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牵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将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