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独山视窗

文明花开满城芳 同心共筑“新蓝图”

——独山县“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黔南”工作综述

2023年12月06日11:08 |
小字号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是一个时代的价值观。

今年,独山县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七个一机制”和“四抓”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四大专项”行动,以整治“八乱”为突破口,以乡风文明示范寨、文明小区、文明街巷、文明商户等示范创建为引领,优化措施、完善打法,加大不文明行为监督力度,补齐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推动独山文明创建工作提档升级,从行动上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及满意度,齐心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明城市。

独山美景。

独山美景。

抓民生 擘画城市“新图景”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

走进独山县城北教师新村,小区墙体已被重新粉饰,沥青浇筑的新路面干净、整洁,白线划分出的新车位整齐、宽敞,经过改造,这个建设于二十多年前的老旧小区,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坑洼路面全部变成沥青路。

坑洼路面全部变成沥青路。

“以前我们小区电线纵横交错,‘空中蜘蛛网’特别严重,停车也是个大难题。”城北教师新村住户廖亚昌说,自己在这住了十几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后,小区弱电全部下地,坑洼路面全部变成沥青路,小区环境焕然一新,感觉就像住上了“新房子”。

除了进行小区环境改造,停车问题也是改造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独山锁定闲置土地、废弃绿化带、各路段可用空间等,对停车位进行“扩容”,并推出限时免费停车服务,方便群众出行。目前,已新建停车场7个,新增小车、两三轮车停车位4345个,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位2000余个,切实解决出行难、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有效改善了群众出行环境。

“现在新建了几个停车场,我们小区的车子都有地方可以停了,再不用担心晚归‘抢’不到停车位啦!”独山中南社区居民尹莉娜高兴地说,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后,自己小区的环境变好了,停车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大家都很满意。

群众利益无小事,独山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形成以改促变,全面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为民解烦忧、为民谋福利。

截至目前,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5个、背街小巷30条、污水管网20条、人行道板56000平方米,维修新增红绿灯23处,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城镇面貌持续美化,民生项目的落实落细,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抓整治 擦亮文明“新底色”

流动摊点规范化一直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要难题,也是群众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位于县城南部的京都国际小区,随着入住群众日益增多,小区周边又没有大型超市或买菜市场,因此,小区的后门流动摊贩随意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小区周边的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维护成为了困扰住户及社区的难题。

“流动摊贩摆摊无固定场所、‘脏乱差’现象突出,不仅阻碍了交通秩序,也严重影响着城市形象。”独山县井城街道三桥社区驻村第一书记何正光说,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社区联合县住建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等,本着合理选址、便民服务的原则,在小区后门的空地,改造增设了便民疏导点,供流动摊贩集中售卖商品。

停车内白线规划停车。

停车内白线规划停车。

经过改造后,现在的京都国际小区,一个个固定摊位整齐有序摆放,蔬菜、水果、卤味等摊位前,不少居民正在购物,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引导经营,便民利民”。这是独山在整治文明城市创建中,探索出平衡市容市貌和群众谋生需求的新路径。今年以来,独山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增设流动摊点和便民疏导安置点,消化街面流动摊点120余个,并在城区符合条件的地段施划“一米线”,允许商家在规定的线内进行经营。通过常态化开展执法,纠正不良风气,已先后依法依规管理越门经营3149起、占道经营2878起、流动摊11085起、违规广告553起、乱堆放697起、下达责改文书或提醒通知247起,制作便民张贴栏132块。

同时,还通过“电子抓拍+现场执法”的方式严查严管交通陋习,利用媒体平台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台》,以记者明察暗访、群众线上举报等形式,对行人、车辆、出租车驾驶员等不文明行为曝光,加大整治力度,擦亮文明“新底色”。

抓效应 扩大群众“参与面”

“你好,我来认领微心愿,请问我能为社区居民做些什么吗?”

“我是医生,想通过认领微心愿,给老人家们进行体检,宣传一些健康教育知识。”

连日来,在井城街道各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前来咨询并认领群众“微心愿”的人络绎不绝,大家按照扫码、填表、登记等流程,联系群众并帮助有需要的群众完成“微心愿”。

清扫街道。

清扫街道。

群众所急所想就是工作所向。独山通过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公职人员到社区“双报到”活动,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公职人员在服务社区和小区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增强社区(小区)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

“走访群众时,了解到特殊群众因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就会立即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梳理形成‘微心愿’服务清单。”井城街道虹桥社区驻村第一书记陆光周说,志愿者们到社区报到后,可根据自身能力和情况主动认领“微心愿”,竭尽所能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完成心愿。

捐资助学、社区文明创建活动、法律咨询和援助、健康义诊等服务……小小“微心愿”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群众满意、获得群众信任,极大提升了社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外,为扩大群众“参与面”,独山以召开“千人动员会”、入户走访、发放《文明常识小卡片》和《文明市民手册》、播放大喇叭等形式开展宣传,确保“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家喻户晓,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微心愿”为载体,深入收集群众民生诉求,开展“圆梦微心愿·共筑幸福家”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

同时,按“两月一评比”开展乡风文明示范寨、文明街、文明巷、文明小区、文明商户评比,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形成“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来,独山共打造文明乡风示范寨20个、文明街3条、文明巷4条、文明小区29个、文明商户22个。

抓落实 常管长治“固成效”

“您好,快显示红灯了,您这样着急过人行道非常危险。”“感谢提醒……”

在独山各个街道路口,各单位派出的“文明劝导员”坚守在文明岗位上,恪尽职守、友善劝导,用真诚和奉献,让群众感受到文明城市的温度。

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这是独山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的一个画面。近年来,独山积极探索城市基层治理和党的建设、文明创建、社会综治工作“三网合一”治理模式,通过实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构建“党建共抓、资源共享、和谐共促、发展共商、矛盾共解”新型治理格局,积极推动各包保责任单位党员干部主动与街道、社区对接,深入开展文明宣传、文明劝导、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形成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同时,压实主体责任,细化“1+4”工作方案,实行部门包社区,把县城划分为 112 个网格,形成“社区+挂帮部门+志愿者”联动机制,严格落实考评奖惩,把责任压实到人、到点、到位,集中攻坚,确保文明劝导、每周志愿服务活动日等活动常态化开展。积极实行个人包家庭,要求干部职工做好家庭成员的文明教育和宣传引导,以学生“小手拉大手”方式提醒家长佩戴安全帽,拒乘不文明驾驶车辆等,持续发力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创建的成效在方方面面得以展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也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更是城市最美的风景。如今的独山各镇(街道),凹凸不平、破损残缺的人行道已焕然一新,群众出行时刻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电瓶车、摩托车停车位规划合理,小区楼道整洁、墙面干净,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抹抹忙碌的“志愿红”……大家用行动擦亮独山“文明招牌”,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映入眼帘,润人心田。(图/文 雷磊波、孟瑾、张明坤)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