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第四小学:倡导文明用餐 践行文明风尚

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是校园文明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福泉市第四小学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持续推进“文明餐桌”行动,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成为“爱惜食物、文明用餐”的参与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西红柿炒鸡蛋、胡萝卜炒肉、萝卜排骨汤……早上十一点,走进福泉市第四小学食堂的厨房,香气扑鼻的午餐已经烹饪完成,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让人食欲大振,食堂工作人员正忙着分装菜品。
临近饭点,当天的值班老师也陆续来到食堂,戴上口罩和帽子,化身“食堂师傅”,将碗筷分发到每个班的指定就餐区域,并逐一为学生打菜添饭,等待学生放学。
福泉市第四小学食堂管理员贺开伦说:“学校就餐学生人数有3600多人,因为就餐人数较多,食堂出餐窗口满足不了取餐需求。为保障学生按时、有序就餐,食堂工人提前30分钟将菜饭按班级分装发到各楼层热菜盒中,饭和汤分装到专用的防蝇柜中。每天都有学校领导和教师提前半个小时先试餐,确保饭菜质量没问题后才让学生到食堂,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就餐。”
午餐时分,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食堂,坐到相应的位置就餐。热乎乎的饭菜,荤素搭配、色味俱佳,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采访中,笔者注意到,学校在每张餐桌上张贴了“倡导光盘行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的文明标语,倡导学生节约粮食、避免浪费。用餐完毕后,在同学们的配合下,每桌的“小桌长”会将碗筷集中放回餐具回收处,并把桌子擦干净,把地扫干净,饭后的餐桌和食堂依旧干净如初。
福泉市第四小学学生刘馨睿说:“我是一(3)班的‘小桌长’,每天我和同学们都会相互监督,把饭桌整理干净才能离开食堂,我感到很自豪。”
福泉市第四小学学生徐若曦说:“每次吃完饭都会自己打扫卫生,每个同学都做到了文明用餐。”
据了解,为了增强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培养文明的就餐习惯,福泉市第四小学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标语张贴等方式向同学们普及文明知识,推广文明餐桌礼仪。并执行以桌长制和《文明就餐公约》为主体的就餐管理办法,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就餐习惯和节约意识。
福泉市第四小学食堂管理员贺开伦说:“‘桌长’负责将本桌的碗勺、餐余集中收好、放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教师在教学中时时教育,在日常用餐过程中更要加强监督教育,大家都以实际行动践行‘光盘行动’。”
福泉市第四小学学生李昕容说:“下课后,同学们都会自觉地排好队来到食堂就餐,吃完饭后,大家会自觉收拾好桌上的餐余,还有‘小桌长’帮忙管理食堂的就餐秩序,我觉得现在食堂比以往更有秩序,更加文明。”
文明、温馨的就餐环境折射出的是校园的文明风尚。除了文明就餐,福泉市第四小学还将文明礼仪融入日常学习,把“诚信做人、守信做事、笃信好学、自信生活”的教育理念与文明校园创建相融合,通过打造特色德育课程、开展“四星中队”评比、志愿服务活动、“小手拉大手”家校共育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自觉讲文明、学礼仪、守纪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理念、文明的行为举止,让文明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福泉市第四小学政教处负责人黎静说:“一直以来,我们四小始终把学生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融入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家风家教中,让学生全方位、多渠道地学习践行文明礼仪,让他们从点滴中养成好习惯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成功创建州级文明校园,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文明育人、育文明人’的脚步不会停下,让文明的‘种子’植根于师生心中,让‘文明之花’盛开在美丽的校园。”(福泉市人民政府网 邓丕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一年多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蹄疾步稳—— 跃上新高度,“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开建新项目,平陆运河正式动工,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最便捷水运出海通道; 运行新线路,“重庆—万象—新加坡”铁公联运班列、“成都—钦州—泰国”铁海联运班列、“贵阳—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中亚班列等开通;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嘱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正加快推进,迈向高质量发展。 全链条、大平台、新业态,重庆、四川、贵州等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参与地区,不断创新运营组织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牵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将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