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 解民忧】独山:冬季闲田“绿色过冬”
冬种油菜地头忙,春来满山嗅花香。连日来,在下司镇华南村更分组400余亩油菜种植基地,移栽后的油菜鲜嫩翠绿、沃野成片,村民们趁着好天气,正在为生长中的油菜松土、施肥、除草,处处呈现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目前是油菜管护关键期,油菜刚种下去,首先要保证存活率,已经被啃食到能看见虫眼的,既要适当喷洒药物,也要适时施放农家肥,才能保证来年油菜长得饱满旺盛。”下司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莫礼龙走在田间地头,一边查看油菜长势,一边讲解油菜种植注意事项。
莫礼龙是下司镇的高级农艺师,在农业技术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今年入冬,为了确保冬油菜安全过冬,下司镇组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下沉到各村,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开沟、播种、施肥及油菜病虫防治、防冻害等技术指导,为实现油菜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下司镇始终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牢固树立“为民情怀”,立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理论学习指导工作实践,推动群众工作重心下移,在助农增收上见实效,用心用情用力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助力下司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实际情况,该镇通过培育粮油生产企业、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形式,不断拓宽粮油种植主体和模式,并充分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农机补贴资金、粮油项目资金等政策申报项目,采取代耕、代种、代管等社会化服务方式,完成秋冬油菜种植。目前,已完成全镇5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和星朗村1000亩稻油轮作项目建设。
“为推进秋冬种工作有序开展,我们持续抓好物资技术基础保障工作,强化干的实效,以500亩以上示范坝区为载体,以点带面积极推广‘稻+’轮作新模式,抓好集中育苗、农资储备、技术培训等,提高油菜种植成活率及产量,助农实现增收。”下司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坤芳说。
此外,为了提高群众种植效率,下司镇依托油菜扩种项目,积极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并采取“群众出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的形式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目前已配备大型拖拉机、旋耕机、联合收割机、柴油抽水机、水泵等设备109台,完成补贴翻犁2000余亩,群众每亩翻犁成本较市场价减少40%。(雷磊波、王坤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一年多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蹄疾步稳—— 跃上新高度,“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开建新项目,平陆运河正式动工,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最便捷水运出海通道; 运行新线路,“重庆—万象—新加坡”铁公联运班列、“成都—钦州—泰国”铁海联运班列、“贵阳—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中亚班列等开通; …………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嘱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正加快推进,迈向高质量发展。 全链条、大平台、新业态,重庆、四川、贵州等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参与地区,不断创新运营组织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牵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将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