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同谱“五部曲” 齐唱幸福歌
——石阡县平阳社区综合治理实践见效

石阡县平阳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占地500余亩,建有房屋39栋,群众住房35栋79个单元1900套,安置该县易地搬迁群众1785户7536人。今年来,平阳社区党支部围绕“心贴心”服务群众、“点对点”管理楼栋、“面对面”管理物业、“手拉手”治理环境、“实打实”发挥作用等方面展开生动实践。
10月16日,社区包保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组织探讨落实平阳社区综合治理工作。
服务群众“心贴心”
全面落实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联系包保、驻社区第一书记落实驻村帮扶、社区党支部班子成员落实分栋包片、县直部门和街道相关党员干部落实结对帮扶工作制度。
通过片区群众会、楼栋单元群众会等形式,向社区群众集中宣讲党的惠民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社区居民公约以及防火、防疫、防毒、防盗、防网络诈骗等相关知识5场次,举办“文艺活动进社区”演出2场次。
东莞厚街与石阡共建的平阳社区儿童友好公园。
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集中走访群众1100余户6800余次,帮助居民解决就医、就学、就业等民生实事60余件。
管理楼栋“点对点”
将35栋居民楼栋划分为5个片区,公选出乐于奉献、责任心强、有文化基础、有服务意愿、多数群众认可的楼栋组长37人,全面摸清核准校实楼栋居民的底数信息。
平阳社区组织第5片区群众召开群众会。
联系包保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相关帮扶干部等,不定期组织楼栋组长及社区党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学习12次,支部书记上党课2次。
驻村第一书记组织37名楼栋长对楼栋居民用水保障、通讯网络、安全用电用气、楼栋楼道安全及楼栋周边文明和谐环境的排查14次,建立问题整改清单6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4起。
惠民物业“面对面”
按照惠民利民的原则,以党支部和居委会提议、楼栋代表会议、街道党工委决议的形式,通过领导点、群众提、对照改等方式,落实物业管理“底线收费”标准,社区惠民物管初具雏形。
社区组织楼栋代表召开物业管理工作推进会。
按照社区党支部主导、居委会主责、居民主动的原则,探索群众点单、支部接单、物业派单、工作人员回访、监委回访、最终销号的“三单两访一销号”制度,实现群众反映的情况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围绕环境卫生整治、管网修缮改造、社区治安巡逻、和谐氛围营造等方面,组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5次,组织召开楼栋长会议7次,有序推进惠民物业管理。
社区治理“手拉手”
构建以德治为本、自治为主、法治为纲的社区融合治理模式,选聘服务意识较强、社会责任感较强、身体状况健康的搬迁群众,组建一支治安巡逻队,确保社区全天候值班无空档、24小时巡逻不断线。
精心布置社区居民红白喜事办理公共区域,规范楼栋居民车辆停放、集中充电装置、宣传广告栏等设置,强化对出入社区群众、社区未成年和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督促管理。
强化对社区居民的思想教育,组织楼栋单元集中召开群众会9场次,发放宣传册页2800余册,向“居民群”发布社区治理信息70余条,收集群众建议意见62条,并梳理形成问题7个。
组织部分社区群众到加工厂筛选药材务工创收。
作用发挥“实打实”
以党建为引领,让党员亮身份,依托“攻坚夜校”“儿童之家”“童伴妈妈”载体,发挥志愿服务队伍优势作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期、专业教育培训4次,持续在扶智、扶志上发力。
依托宏信服饰、和记食品、利成鞋业等就业扶贫车间,开设社区食堂、春晖超市,争取到46个城镇公益性岗位和83个乡村公益性岗位,278个易地搬迁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困难得到解决。
发放2022年社区集体经济分红资金75万元,惠及群众4800余人。落实临时救助资金近3万余元,惠及20余个易地搬迁困难家庭。(图/文 谭文斌、蔡庆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