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绥阳:布上“描绘”润童心 劳动教育显成效

2023年12月01日14:20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有一款包包,并非来自奢侈品牌,也不出自巨匠之手,而是来源于孩子们的原创手绘作品。当快乐的心情遇上五彩斑斓的颜料,当质朴的麻布袋遇上独具创意的设计,迸发出的是劳动实践带来的乐趣。

下午3点30分,随着下课铃声响起,育红小学的学生们三五成群地来到劳动教育实践体验馆,开启了他们的课后创作时间。一个素净的麻布袋,一支彩色的颜料笔,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各自发挥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想象,或细心地勾勒外形,或小心翼翼润色,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老师在指导同学们绘画。王婵娟 摄

老师在指导同学们绘画。

不一会儿功夫,经过同学们的巧手,一个个朴素的麻布手提袋华丽变身,花朵、树叶、各类卡通人物等多彩图案跃然“袋”上,风格各异,艺术感油然而生,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原创精品。

“在布袋上画画比在纸上画画要难一些,特别是在上色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和仔细,稍不留神就会上错。”拿着刚画完的郁金香布袋,四(6)班的周浩天忙着分享他的感受:“在画画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自己动手创作的快乐,也越来越喜欢这样的劳动课程。”

老师在指导同学们绘画。

老师在指导同学们绘画。

来自五(8)班的任羽涵同样认为这样的绘画创作非常有意思:“我平时就特别喜欢画画,在布袋上,我有画过风景、地方特产、手绘地图等等,我觉得画画可以激发我的想象力,也能记录下我们身边美好的事物,每当我完成一幅作品,也会让我成就感满满。”

老师在指导同学们绘画。

老师在指导同学们绘画。

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手绘布袋作品,蕴含着孩子们无限的创意,他们大胆构思,发挥奇思妙想,在体验创作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学校的劳动教育教学添上了累累硕果。

今年8月,在贵阳贵安新区开幕的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育红小学学生们制作的手绘布袋作为特殊礼物亮相,不仅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在迈向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道路上行稳致远贡献了力量,也让绥阳在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坚持五育并举上有了新的思路。

手绘布袋成品。

手绘布袋成品。

作为打造“全国青少年研学旅行目的地”的承接主体,绥阳县旅投公司积极联动学校与市场,将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成果纳入推广范畴。今年11月,育红小学同学们的手绘布袋上线公司的文旅商品销售平台,精美且充满童趣的原创作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布袋自上线以来,销量一直都很不错。”县旅投公司新闻传媒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接下来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一方面是为了展现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和该县劳动教育的突出成效,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发大家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同学们感受劳动带来的收获感和成就感。最终销售所得收入也会用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当中,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同学们在布袋上进行绘画创作。

同学们在布袋上进行绘画创作。

今年以来,育红小学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原则和“一室两用”“内外结合”拓展劳动区域、丰富劳动形式的要求,将闲置的架空层改建成劳动教育实践体验馆。馆内分为“五区三室”八大板块,与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形成“一体两翼”格局,推动劳动教育纵深发展。

该校副校长冉茂琴表示,“接下来,学校将继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课堂的减负提质增效,建设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课程,以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社团活动、校内外劳动体验活动以及研学实践活动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同时,结合地方以及本校实际,将学校的特色课程如劳动教育做细做实,做深做远,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助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提升。”

同学们展示创作的手绘布袋成品。

同学们展示创作的手绘布袋成品。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近年来,绥阳县着力推进“双减”工作,有效落实“五项管理”,坚持“五育”并举,以全面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力开展校内和校外劳动补充为重要抓手,全面启动“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设,逐步将校园文化、学校特色、劳动教育实施清单、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等融入课程体系,形成学校独立的劳动教育课程,有效指导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目前,全县已有76所中小学建设劳动实践园,共建校内、校外、其他形式劳动实践园92个,总面积达74537平方米,劳动教育已成为全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图/文 王婵娟、潘娅、唐郑)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