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昂武镇:艾纳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眼下,望谟县昂武镇红湖村种植的3800余亩艾纳香陆续进入采收期。种植基地里,成片的艾纳香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有些长得高的早已超出了2米,农户们正忙着采收艾叶,拿到村里的加工点进行加工。
“去年我家种植了10多亩的艾纳香,收入有3万多元,今年预计在5万元左右,明年我打算多种植,多增加收入。”看着一株株绿油油的艾纳香,想着今年的收成,种植户岑德闯算起了经济账。
艾纳香种植基地。
艾纳香,别名“冰片”,又称大风艾、大艾等,属菊科多年生宿根植物,性喜阳光,极耐干旱,在昂武镇、蔗香镇、油迈瑶族乡等沿江低海拔河谷地带多有野生资源,其耕作粗放,繁殖以无性繁殖为主,可播种移植,种植一年可连续收获5—6年。其叶片、枝可提制艾粉,经提炼后制成天然冰片,常为外科、伤科、眼科、喉科等外用,药理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药用价值,深受市场青睐。
“从11月10日开始加工,农户种植的每亩艾纳香蒸出来就有10多斤艾粉,每斤艾粉售价为500元左右。”昂武镇红湖艾纳香种植加工厂负责人王万谋介绍,艾粉不愁销路,都是收购商主动来对接,自己上门取货。
收割艾叶。
产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管护还是采收,都离不开大量人工,这也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据昂武镇副镇长岑志学介绍,基地的务工人员有50多人,发放的工资达40万元/年,群众积极性非常高。
艾纳香。
“来这里上班,每天100块钱,天天都有活路干。”务工群众王妈协树对务工收入很满意。
筑巢才能引得凤凰栖。为壮大艾纳香种植产业,昂武镇着力打造中药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种植基地,并积极引进企业进行产品加工,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使艾纳香种植产业真正成为点燃富农强农的“新引擎”。
艾纳香加工过程。
“我们投入了270万元,建成了两条生产线的艾纳香加工厂,通过示范带动,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组织方式来带动发展艾纳香产业。”岑志学说,截至目前,全镇的艾纳香发展规模已达5000余亩,产量预计6万多斤,按当前的市场价计算,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产业覆盖700户3500余人。其中,脱贫户203户1260人。
艾粉。
近年来,望谟县昂武镇依托资源禀赋和气候优势,紧紧围绕产业振兴目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中药材艾纳香种植,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为促进农民增收开出致富良方。(文/图 王艳、王兴仁、黄永福、杨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