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习水视窗

【身边榜样】邓金池:甘为农技孺子牛 躬耕田野写春秋

2023年11月20日09:33 |
小字号

在二里镇的田间地头,总是能看到邓金池的身影,一双水桶鞋、一辆长安车,他奔走于山间田野,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岗位上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在当地农户眼中,他是农事“百科书”,也是政策“传感器”。

邓金池进行高粱收购检查

邓金池,是二里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坚守农技24载,他像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辛勤耕耘,在育苗移栽、规范种植、害虫防治、仓储保管、政策传达等方面,助力当地粮食产量纪录一次次突破刷新。

繁忙的高粱收购现场

从陌生到熟悉,从无感到热爱。2001年6月,邓金池到二里镇农机站从事农业工作,作为一名非农业专业人员,想在农业发展上闯出一片新天地,要经过复杂的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实践劳动锻炼,“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深深被农业的魅力所吸引并爱上了农业。”谈及从业初心,邓金池满脸坚定。

邓金池向农户传授高粱移栽知识

聚焦农业结构调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4年,二里镇全力推进农业有机认证,推广种植有机高粱,不少农户依赖于以往的种植模式,不愿意种植,这让邓金池急得团团转。为了让老百姓共享高粱种植红利,他通过召开培训会、开展示范试验等方式,宣传相关技术规程,带着农户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增强他们种植的信心和决心。

“任何一个产业发展,都必然会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不规范到规范、不接受到接受的转变,这就需要通过培训、实验来引导农户。”邓金池笑着说。

田间颗粒饱满、长势喜人的高粱

自从业以来,邓金池积极探索,按照稳红粮、养麻羊、扩肉牛、保生猪的工作思路,转变常规种植,发展现代化农业、订单农业,同时结合其他产业同步发展,不断提升农业附加值、农民幸福感。

目前,二里镇共有高粱种植农户3117户,由原有的6000亩扩大至2.7万余亩,无自然灾害下高粱单产可达500斤—550斤,人均增收4500余元;此外,还发展红薯4000余亩、马铃薯7000余亩;从低效到高效,通过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拓展农户增收空间。

农户正在晾晒刚收成的高粱

一次次的辛勤耕耘、一点点的热血付出,让邓金池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二十多年来,他始终牢记农技兴农的初心使命,躬耕在春华大地,曾获2016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2018年“习水县脱贫攻坚减贫摘帽记功”;2020年“遵义市农业产业先进工作者”;2021年全县优秀共产党员。

“农技推广工作越是充满着挑战,这份职业越是重要耀眼,只有学得更深,办法更活,才能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邓金池说道。(习水县人民政府网)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